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当代文学(1949年~)
丁玲创作的主体性话语的嬗变
女性写作的突围--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私人化写作”
论张承志创作的理想主义倾向
论网络文学的游戏审美特质
20世纪末期中国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微
时尚、尴尬与出路--网络文学的当代境遇与重新建构的可能
论网络文学的“狂欢化”特色
于苦难处转身--论史铁生的“务虚”写作
反文化的写作与反写作的文化--论新人类文学与媒体之关系
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文化反思
论意识形态和诗学对文革时期文学翻译的操控--析石韧译作《战争风云》
悲悯济世 大音希声--以冰心为参照的毕淑敏解读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嬗变
从新时期纯文学的流变看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1964:《人民文学》的阶级与阶级斗争叙事
多元时代的女性批评话语--1990年代女性文学研究透视
暗香疏影无穷意--论杨绛小说、戏剧文本的女性叙事
消费文化时代的身体叙事
梁晓声创作风格研究
突围与困境--中国“十七年非主流文学”作品细读
论生态文学的环保思想与现实价值
“十七年”革命回忆录书写中的历史叙事与公共记忆
当代文学中的新疆经验与书写
跨界书写--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
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
被神性的光辉引领和照亮--论史铁生创作中的宗教精神
当代畅销书女作家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存在--以卫慧、棉棉、安妮宝贝等作品为中心
寻找精神家园--新移民文学的文化分析
跨界叙事--徐坤作品研究
井冈山:一个文化符号的意义阐释
70后现象论
本土中国的现代书写--李锐小说创作论
知识分子的诗性写作--浅论杨绛作品
引进与阐释--后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迷宫式建构与走向
精神追寻与生存突围--论欧美华人女作家纪实作品中的女性自我书写
无望的轮回--新时期文学历史叙事的历史观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论
建构中国当代文学解释学的有益探索--金元浦文学解释学思想研究
“想象的共同体”与“共同体”的想象--论民族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新时期文学
现代文学与科学传播双重视野中的科学文艺家--高士其创作论
新左派文学--世纪前后一种被忽略的文学现象之研究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坚守--论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
王朔:喧哗的逍遥与沉重
当代女性作家的家族叙事
“7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成长主题
和合会通之魂--钱穆文学思想研究
个性闪烁在喧嚣的时代--论“80后”文学
大众文化与90年代文学
形式、主体与现实--当代文学观察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叙事--知青文学(1966-1986)研究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