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语境:物质的引诱与性别的坚持 | 第8-22页 |
一、物质:恶之花的植根土壤 | 第8-13页 |
二、性别:与后现代的异质同构 | 第13-22页 |
第二章 精神:价值消解与主体迷失 | 第22-32页 |
一、告别意义 | 第22-25页 |
二、割断历史 | 第25-28页 |
三、削弱主体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审美:文化符号与文本模式 | 第32-44页 |
一、狂欢与情节选择 | 第32-35页 |
二、平面与主体建构 | 第35-39页 |
三、复制与原创性丧失 | 第39-41页 |
四、符号与情境渲染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