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文学研究
文征明诗文创作渊源研究
论李娟作品中的“风景”书写
《山海經》的博物學世界
周作人绍兴时期(1911-1917)阅读史与“人的文学”观念的建构
小说与散文的会通--以汪曾祺小说为例
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
晚唐五代韩愈接受研究三题
范仲淹晚年交游述论
当代连山文学活动研究
法式善《存素堂文集》中的文学观研究
网络文学IP价值开发研究
曾国藩对韩愈的接受研究
论第三代湘西作家的“湘西情结”--以田耳、于怀岸、龙宁英、刘萧为例
张爱玲对台湾作家的影响--以朱天文、袁琼琼、苏伟贞为例
易代之际安徽女作家的文化选择(1890-1920)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高唐神女形象研究
中土菩提达摩叙事文本考论
南明时期冯梦龙身份意识转换研究
曹勋行实著述编年考略
陈平原图文互文思想初探
比较视阈下清代泰州回族俞氏家族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场景建构研究--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作品为例
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研究
1980年代的现实主义--以《一个和八个》等文学改编电影为例
李商隐尺牍研究
论吕碧城的文化选择及文学创作
魏晋南北朝弹劾文研究
清代常州赵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传统文士到近代作家之转型研究--以南社作家群为主
钱钟书文选学研究--以《管锥编》为中心
苏天爵《元文类》研究
司马迁对《尚书》的文学接受
现代中国文学的洋装书写--半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
中国作家的“南京大屠杀”书写
1930年代的旅行体验和现代性想象--以《旅行杂志》(1927-1937)为中心
新时期湘西土家族文学研究
战时学院派知识分子的文学与人生--以《吴宓日记》为考察对象
半殖民语境下现代中国文学的教堂书写
知青文学的场域书写--兵团知青文学与插队知青文学比较研究
四川茶馆的现代文学书写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新文学研究
延安作家的日常生活与个人心态--以萧军日记为主要考察对象
孙犁与《天津日报·文艺周刊》(1949—1956)的编辑与创作研究
《潜夫论》文学研究
《盐铁论》论辩艺术研究
钱中文文学主体性思想研究
林希元与正嘉之际文学走向
半殖民中国的医院空间书写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