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文学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17页
第一章 《周驯》训体文学研究第17-33页
    1.1 《周驯》研究概述第17-19页
        1.1.1 竹简成书年代与抄写年代判定第17页
        1.1.2 文字考释与文义释读第17-18页
        1.1.3 关于《周驯》内容的研究第18-19页
    1.2 “非骏勿驾,毋使肖人也……”一句的文学解读第19-27页
        1.2.1 “非骏勿驾,毋使肖人也……”一句的解读情况第19-22页
        1.2.2 从文学角度看“非骏勿驾”一句第22-27页
    1.3 《周驯》训体特色分析第27-33页
        1.3.1 训体概述第27-28页
        1.3.2 《周驯》的训体特色第28-33页
第二章 《赵正书》史书文学研究第33-60页
    2.1 《赵正书》研究概述第33-34页
    2.2 《赵正书》与《史记》异同之比较第34-48页
        2.2.1 《赵正书》与《史记》文本内容之比较第34-44页
        2.2.2 人物形象比较第44-48页
    2.3 《赵正书》与《史记》渊源第48-52页
        2.3.1 《赵正书》为《史记》提供素材第49-50页
        2.3.2 《赵正书》与《史记》部分内容同出一源第50-52页
    2.4 《赵正书》叙事艺术分析第52-60页
        2.4.1 《赵正书》“腾空”的俯视叙事视角第53-55页
        2.4.2 《赵正书》记言特色第55-60页
第三章 《妄稽》俗赋文学特色研究第60-76页
    3.1 妄稽研究概述第60-61页
    3.2 《妄稽》俗赋性质再探第61-63页
        3.2.1 汉赋与俗赋第61-62页
        3.2.2 妄稽的俗赋特征第62-63页
    3.3 《妄稽》人物形象塑造第63-68页
        3.3.1 妄稽:“丑妇+妒妇+痴女”的三重形象第63-66页
        3.3.2 虞士:“美妾+怨妇”的双重形象第66-67页
        3.3.3 周春:“名士+怨夫”的双重形象第67-68页
    3.4 《妄稽》叙事手法第68-70页
    3.5 女性文学视域下的《妄稽》研究第70-76页
        3.5.1 《妄稽》中对汉代女性“妒”的批判第70-72页
        3.5.2 从《妄稽》看汉代对女性道德的塑造第72-76页
第四章 《反淫》赋体文学研究第76-84页
    4.1 《反淫》研究概述第76-77页
    4.2 《反淫》的文学风貌第77-81页
        4.2.1 《反淫》的赋体性质第77-78页
        4.2.2 《反淫》的“问答体”形式来源第78-81页
    4.3 《反淫》的内涵解读第81-84页
        4.3.1 《反淫》题解第81页
        4.3.2 《反淫》讽诫的创作主旨第81-84页
第五章 北大汉简的文学性质及其地位第84-88页
    5.1 文学性质:教化性、讽谏性第84-85页
    5.2 文学地位:过渡中的一环第85-88页
结语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致谢第94-98页
附录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征明诗文创作渊源研究
下一篇:单士厘文艺批评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