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当代连山文学活动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二、相关问题研究第11-15页
        (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学”研究现状第11-14页
        (二)“连山县文学”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界定第15-16页
        (一)相关问题界定第15页
        (二)研究对象第15-16页
    四、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当代连山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第17-34页
    第一节 文学活动与文学启蒙第17-24页
        一、本地作者的文学活动第17-20页
        二、外地作者的文学活动与创作实践第20-24页
    第二节 连山文学的发展第24-30页
        一、春草文学社与《春草》第25-26页
        二、连山本地作家的“崛起”第26-29页
        三、外地作者的文学活动第29-30页
    第三节 新世纪的连山文学第30-34页
        一、传统文学、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第31-32页
        二、新的文学创作及传播方式第32-34页
第二章 影响连山文学发展的因素第34-40页
    第一节 客观因素影响第34-37页
        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创作意识第34-35页
        二、民族政策的影响第35-36页
        三、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第36-37页
    第二节 创作者的创作意识第37-40页
        一、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第37-38页
        二、寻根与思乡的故土情结第38-40页
第三章 连山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学书写第40-57页
    第一节 连山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第40-42页
        一、连山传统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第40-41页
        二、改革开放以来连山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特征第41-42页
    第二节 连山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民间书写第42-50页
        一、民间文学的叙述第42-47页
        二、楹联和民歌的书写与传唱第47-50页
    第三节 连山作者的连山叙事第50-57页
        一、诗词讲述第50-53页
        二、散文与小说的乡土情怀第53-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柳词研究
下一篇:《发展汉语·高级听力》听力材料与练习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