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荀子》疑伪篇考论
李健吾文学批评张力研究
徐州地理环境对苏轼诗文创作之影响
浙东现代乡土文学的怀旧书写研究
荆楚文化影响下苏轼在黄州的嬗变研究
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及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藏汉“龙”文学形象比较研究
1921-1936年党运用文学进行思想动员的实践及启示
以权德舆、梁肃为中心的前古文运动研究
乡土的失落与现代性焦虑--新世纪乡土文学的“乡愁”叙事
抗战时期老舍的通俗文艺创作研究
刘仁本诗文研究
明清民间知识读物研究--以日用杂书为中心
宋代台州地域文学研究
论瞿秋白的文艺大众化思想--以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为中心
汪曾祺“晚期风格”文学作品与书画的相互阐释
洪迈《史记法语》研究
北宋老庄之学与诗文研究
王守仁诗文研究
《左传》《史记》叙事艺术比较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敦煌叙事与想象
郑伯奇研究
抗战时期大后方文艺救亡的校园抒写--西南联大学生文艺社团研究
种族问题与二十年代文学
荷戟独行的“战士”--试论陈映真的左翼文学立场
<何氏语林>研究
《鶡冠子》研究
1930年代文学视野中的北京形象
姚鼐古文辞类纂评点研究
柳贯年谱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夏宋百年和战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西夏文学
从智性的游戏到女性意识的探寻--论徐坤的小说
轻舞飞扬为哪端--论网络文学的文本特质与自由精神
夏传才《诗经》研究综论
朱自清《诗言志辨》研究
探寻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建设的初程--五四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源流概观
上古诗文中的水滨女子
在“生死场”与“后花园”之间--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想像
章学诚的文学思想
试论历代作家的宋玉接受--以司马相如、李商隐和柳永为例
刘知几《史通》叙事理论研究
毛传郑笺比较研究
宋代《诗经》学研究的新变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史铁生创作的意象类型与心理动因
先唐“七体”文学创作研究
元结文学思想研究
蔡邕碑文研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以胡适、顾颉刚、闻一多《诗经》研究为例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