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消费语境里的自我表达--解读“80后”写作
女性的逃离--论萧军对照下的萧红
明月千里女儿情--月亮意象和现当代女作家审美文化心理的研究
从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三次转型看文学语言的发展模式
蒙古帝国叙事--转型期中国大陆地区“成吉思汗”形象的“多元道德化”叙述
魏晋南朝的陈郡谢氏与文学
消费生态下的网络神话
中国古代文人的休闲人生与文学创造--以陶渊明为例
东汉文学文本中的洛阳形象
唐代文人与终南山
宋代文人的审美文化心态
陆机文学观与文学创作探析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陈炽的文化心态及其内在矛盾
博客写作的文化考察
潘尼及其诗文研究
论王小波的“顽趣”
忧伤而明媚的青春--“80后”创作热潮刍析
《南涧文集》校注
白居易诗歌在南宋的传播与接受
魏晋六朝文人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
蔡松年研究
唐太宗诗文研究
广西清代文论选
冯敏昌诗文研究
复调变奏曲--钟惺《诗经》评点析论
《蒙川先生遗稿》校注及研究
桂林抗战时期文学翻译活动研究
美在“参差的对照”—比较视野中的海外“张学”
审美与自由—胡秋原文艺思想研究
《新潮》与新文化运动
论龙应台的思想世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文艺思想研究
周作人与道家思想
《女子文学》(1989-1999)研究
“互文性”视阈下改革前《小说月报》的编辑理念--改革前《小说月报》(1910-1920)“副文本”研究
苏天爵年谱
宋濂交游及文学思想考论
周亮工年谱
论杜甫的归属意识
《远游》的作者问题、文化背景和文本研究
中古笺文研究
白居易与江州之贬
《左传》引《诗》研究
先唐戒文研究
蛇,上古人类的食物和工具--《山海经》“蛇”研究之一
李贺诗歌宋元接受史研究
冯雪峰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审美感悟价值取向论
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叙写(1949-2006)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野下的广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