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郑谷的人生观、诗学观及其诗歌意象
钱钟书《谈艺录》与佛教
皇甫湜的生平与创作
民间与庙堂的融合与疏离--赵树理小说创作与解放区文学关系浅析
袁宗道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实践研究
稳中求新,平中显胜--刘禹锡碑文研究
论五四“科学”与当代“科学”的观念差异及其对文学之影响
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悖论--论十七年文学中的城市想象
南北文学融合的践履--王褒诗歌研究
《文选》“七”体源流考论
唐代诏敕研究
刘大櫆古文创作研究
周亮工生平思想及其散文创作研究
《乐府补题》研究
汉初梁苑文人群体研究
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
致命的飞翔--论陈染、林白个人化写作对男权的解构
《无名书》追寻母题探讨
守望灵魂--论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生死观
贞观谏文研究
民间书写与“歌德派”的悲剧命运--老舍在当代文坛地位嬗变的文化解读
异域知已: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述论--以《沈从文传》为中心
当代话语转型视域中的“王朔现象”
伊斯兰文化视阈中的张承志文学创作
听命于政治的文学研究--1957-1966年的《文学评论》考察
突破·承载·迷失--女性意识下的身体书写
《汉志·诸子略》儒、道、墨三家小序探因
《新唐书·文艺传》研究
禅学与晚明清言
陈铨创作研究
刘勰“比兴”观之阐释
曹丕研究
浩然:一个紧张的话语场--浩然的文学道路及其发生语境
宋末元初四明文士与诗文研究--以舒岳祥、戴表元、袁桷为中心
东汉崔氏家族文学研究
孙绰研究
爱的缺失与张爱玲文本的悲剧性
贾谊与西汉封建正统文化的建构
老舍与中国侠文化
“五四”文学的性别意识--以“娜拉出走”现象为例
青春·迷惘·忧伤--论“80后”写作中的青春情结
论现代家族文学中的主仆之恋
追寻与想象--台湾留学生文学的文化身份诉求
宋代疑古第一人—欧阳修的疑古思想及辨伪成果
《鹤林玉露》的诗学观
《诗经》“二南”与周代礼乐文化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作家小传补正
带着双轭的行走者--论王蒙小说中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悲壮的坚守--刘白羽晚年的思想和创作
网络文学主体论
上一页
[123]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