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东汉文学文本中的洛阳形象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7-17页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8页
 二、二十世纪的赋体文学研究概述第8-12页
 三、西汉时期赋的批评指向第12-14页
 四、《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文学史地位的确立第14-17页
第一章 班固对洛阳形象的塑造第17-46页
 第一节 洛阳“仁德”渊源考述第17-20页
 第二节 论都之争下的两种洛阳形象第20-27页
 第三节 光武都洛的社会背景第27-34页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与《两都赋》的创作态度第34-46页
第二章 《二京赋》:洛阳形象由法度向浮华的转变第46-66页
 第一节 形同质异的洛阳形象第46-52页
 第二节 继承与反叛:经典庇护下的曲折表达第52-66页
第三章 富贵浮华的洛阳形象第66-86页
 第一节 《五隐歌》:洛阳“仁德”形象的一次失败的颠覆第66-71页
 第二节 富贵浮华的洛阳形象第71-78页
 第三节 东汉古诗的社会地位及其与洛阳形象呈现之关系第78-86页
注释第86-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附录第98-121页
 一、“文学自觉说”的争论及其理论困局第98-110页
 二、鸿都门学的文学史再审视第110-121页
后记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研究
下一篇:心脾相关理论与心血管疾病的文献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