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悲观主义作为一种肯定力量的体现:哈代诗歌的主题研究
产业化时期韩中离农小说和农民工小说比较研究--以主题研究为中心
论茨维塔耶娃的散文创作
论托尼莫里森小说《秀拉》中的非洲传统文化因素
《文心雕龙》的子书性质及其公文论新探
林景熙遗民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
中唐詩歌自注研究--以白居易、元稹為中心
南朝嵌名诗研究
美国汉学界的《牡丹亭》研究--以美国汉学为主
《星星》诗刊(1957年第1-8期)研究
《三国演义》与《兴武王演义》比较研究
雨果小说中的历史元素研究
从《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看安·兰德的个人主义思想
重塑“传统”与拯救“荒原”--T.S.艾略特诗学思想新探
石黑一雄在《长日留痕》中对英国绅士传统这一文化符号的反思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不可靠叙述
麦克墨菲—肯·凯西《飞越疯人院》中的反英雄
创伤经历与身份建构--小说《骨》与《爱妻》研究
不同题元角色充当主语的优先顺序--以《野性的呼唤》为例
生态批评视角下哈代与沈从文的比较研究
果戈理的叙事艺术研究
行将消逝的乡村风情画--哈代和路遥笔下乡村世界的比较研究
朝鲜朝动物赋与汉魏六朝动物赋关联研究
谭恩美长篇小说哥特式特征分析
1980年代高行健探索戏剧的接受研究
太宰治:“转向”及其文学影响
托尼·莫里森小说《一点慈悲》中的女性创伤及身份建构探析
罪·罚·救赎--宗教视野下虹影小说的精神成长探究
赫索格的精神追寻
乡村到城市的守望与迷离--以《秦腔》与《高兴》为探讨中心
论赵翼的宋诗观
论李渔传奇的舞台表演艺术设计
论安妮宝贝的都市写作
论张洁小说的叙事伦理
试论王小波小说的幽默
明代假传体作品研究
清代圣谕宣讲及其相关故事类作品研究
《蔡中郎集》研究
大悲咒与唐宋小说研究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思想的诠释之再诠释--以《中国文学思想读本》为例
白娘子形象演变研究
从“新文体”到“杂感文”--论晚清至“五四”报章论述文体的演变
吴宽思想及诗歌研究
肯定中的否定--论《儒林外史》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
论刘震云小说创作的影视化倾向
汉赋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接受
王蒙小说文本的互文性研究
论萧红的“卑贱”书写
诗与文的互训--林庚论
有爱就有一切—论冰心作品中的基督教文化因子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