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基督教
--
基督教史
朝向希望的希望--对莫尔特曼希望神学中“希望”观念的阐释
圣灵恩赐与韩国新教教会
海因利希·奥特的上帝观
天主教改革和禁闭修女问题研究
近代四川地区天主教与基督教研究(1840-1919年)
儒家和基督教关于恶的来源及其消除的思想之比较
“上帝”言说的诠释困境--明清之际“三位一体”之汉语表述的文化分析
艾儒略人性论研究--兼论与朱熹人性论之异同
14-17世纪俄、中寺院经济比较研究
大秦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中西方医药交流
从信仰到世俗--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倪维思个案研究
基督教与近代闽北社会--以美部会为考察中心
福安天主教与社会变迁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教方式的转变
基督教在中韩传播之比较--试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天主教改革与复兴--反宗教改革再审视
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教会学校研究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观研究
近代苏州地区的基督教女传教士(1880—1930)
基督教在华传播的传播学解读
试论基督教在古代英国的传播(公元2世纪末至公元8世纪)
一种尝试--微观视野下的中国内地会与中国(1865-1905)
论李九功对天主教教理的接受
基督教传入与早期英国文化变迁
十字架遭遇龙图腾--明清基督教与中国的宗教性文化对话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干事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
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北京市朝鲜族基督教个案研究
意义的复制--北京市基督教会珠市口堂祷告见证会见证研究
试论清末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基督宗教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中国近代教育
民国时期福州基督教女信徒研究(1912~1949)
西欧中世纪盛期修女院探析
早期耶稣会传教思想和传教方式探析
沟通基督教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桥梁--华中大学教育学院个案研究
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和影响
明清两代基督教进入中国社会之研究
十字架上的爱--论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爱之思想
从《华西教会新闻》看近代四川基督教医疗事业--From the View of the West China Missionary News
传教士视野中的20年代四川基督教运动--以《华西教会新闻》刊载材料为中心的考察
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向基督教的转变
晚清到民国时期温州地方的基督教研究
基督宗教在我国彝族地区传播研究(1840—1949)
关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内蒙古地区基督宗教传播史若干问题的探讨
在异教的葡萄园:日据时期台湾天主教研究(1895—1945)
战后台湾天主教研究(1949—2000年)
基督教在华传教方针的嬗变--以来华传教士四次全国大会为研究对象
元代基督教研究
人类困境与终极关怀--蒂利希文化神学导论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与近代山东西医科学(1860-1937)
基督教的传播与近代山西社会早期现代化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