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抗战时期重庆煤矿工人生活研究
节日中的抗战:战时重庆元旦抗战动员活动研究
战时“义”与“利”的纠葛:1938至1942年久大公司与自贡盐商纠纷研究
“满洲国”时期蒙古会馆与青旗社探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拉铁摩尔1937-1944年的在华经历及其影响研究
爱泼斯坦对中国抗战的认知和判断
合作与冲突:马歇尔调处与国共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东人民抗日暴动研究
战争与女性:抗战时期《广东妇女》月刊研究
抗战时期的粮食工作探析--以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为中心
抗战时期安徽国统区报刊舆论宣传研究--以“抗战建国”为中心的考察(1937—1945)
伪满时期东北高粱业研究(1932-1945)
日军对八路军的军事调查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绥蒙地区的统战工作
日伪时期晋北地区的社会状况
日伪在呼伦贝尔地区的殖民统治
抗战时期蒋介石谋求苏联对日作战的心路历程--以《蒋介石日记》为中心
伪满时期公路交通管理研究
抗战时期伤残军人的救助问题研究
《中国事变画报》与中日战争(1937-1941)
善邻协会的相关研究--以内蒙古西部的文化活动及《蒙古》为中心
广西学生军抗战宣传活动研究
四行孤军的传说与真相
1937-1941年法币政策对抗战的影响
満洲国期内モンゴル東部におけるモンゴル族中等教育--興安学院を事例に
内蒙古成吉思汗庙历史研究
1941-1943年河南难民入陕问题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于民族国家的两种规划--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为中心考察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山村级政权建设研究
战后国民政府民心流失研究(1945-1949)
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
抗战时期日军对河南轰炸研究
抗战时期四川省棉业改良与推广研究(1938-1945)
抗战时期中国农民银行投资实业研究--以棓酸事业为中心的考察
战时邮政储金汇业局重庆分局研究(1939-1945)
侵华日军对成都的无差别轰炸研究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研究
抗战时期妇女慰劳总会研究
抗战时期张申府的政治主张与政治活动
抗战时期天原电化厂研究
皖南事变前陕甘宁边区与周边国民党势力军事关系论析
沦陷时期北京商会和日伪政权关系简论
抗战时期中共对“二流子”的改造
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陕研究
谷正伦治理甘肃研究(1940-1946)
汪伪“首都冬赈委员会”研究
抗战后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研究
汪伪政权上层汉奸群体研究
战争与医疗:日本在华同仁会研究(1937-1945)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