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国”时期蒙古会馆与青旗社探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前人研究成果 | 第10-12页 |
三、基本史料介绍 | 第12-14页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满洲国"对蒙文化政策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日本对内蒙古东部统治的确立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满洲国"对蒙文化政策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文化团体的兴起 | 第19-23页 |
第二章 财团法人蒙古会馆 | 第23-43页 |
第一节 蒙古会馆的创立及内部组织 | 第23-25页 |
1. 内部组织及其相关章程 | 第23-24页 |
2. 会馆经费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蒙古会馆相关人员 | 第25-29页 |
1. 理事 | 第25-27页 |
2. 职员 | 第27-29页 |
3. 会员 | 第29页 |
第三节 蒙古会馆业务活动 | 第29-39页 |
1. 《蒙古新报》 | 第29-31页 |
2. 《儿童新闻》与《青年之鉴》 | 第31-32页 |
3. 其他出版物 | 第32-35页 |
4. 开办活动 | 第35-39页 |
第四节 蒙古会馆的影响 | 第39-43页 |
1. 蒙古会馆对蒙古人的影响 | 第39-41页 |
2. 蒙古会馆对统治者的作用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株式会社青旗报社 | 第43-66页 |
第一节 青旗报社的创立 | 第43-46页 |
1. "兴安振兴三年计划"的实施 | 第43-44页 |
2. 青旗社开办经过 | 第44-46页 |
第二节 青旗社职员与社友 | 第46-55页 |
1. 青旗社职员 | 第46-47页 |
2. 青旗社友 | 第47-55页 |
第三节 青旗社业务活动 | 第55-62页 |
1. 《青旗》报 | 第55-58页 |
2. 其他出版物及活动 | 第58-62页 |
第四节 青旗社对蒙古社会的影响 | 第62-66页 |
第四章 蒙古会馆与青旗社之异同 | 第66-73页 |
第一节 蒙古会馆的继承机构 | 第66-68页 |
第二节 属性的不同点 | 第68-70页 |
第三节 所做事业之异同 | 第70-73页 |
1. 整体方面 | 第70-71页 |
2. 具体方面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