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民国时期产业工人的劳动状况
民国时期政府官员群体述略
20世纪早期中国城市资本家阶层初探
蔡元培的科学思想探微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对乡村民生的影响
民国时期烟民群体透析
民国时期城市贫民生活述略
民国社会的异度空间--谈晚清遗民
民国初期议会政治的实践与历史反思
考试权独立的运作与困境--国民政府考试院研究
民国前期知识分子对离婚问题的探索(1912-1937)
民国前期(1912-1932)绥远地区慈善组织初探
试论北洋政府的前期外交--关于外蒙独立与中俄交涉
北京政府时期的文化政策研究
民国时期晋西北地区妇女的生育与健康--以保德县为例
民国时期山西中南部乡村聚落的规模和形态结构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之中日比较研究
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
民国初年中央和地方关系研究
论民国中期关中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南移
民国国史馆研究
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社会生活研究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僚构成研究(1916-1928)
民国初年的省制改革及其争议
1918年留日学生归国运动研究
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的社会考察及其影响
艰难的抗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逃婚现象研究
民国时期福建灾荒救济研究
闽南护法区研究
广东童子军研究1915-1938
民国时期香港与内地华资联号企业的组织结构
民国时期的盐务稽核所及其改革
民初“二次革命”前知识分子群体宪政思想研究--以《民立报》、《庸言》、《东方杂志》为中心
民国娼妓问题研究
民国自然科学与民族主义
汉冶萍厂矿的公司制研究(1908-1925年)
民初的国家主义派研究
民国河南红枪会研究(1916-1928)
河南省第一届省议会(1913-1918)
北京政府义赈奖券研究(1920-1922年)
民国时期长江三峡开发研究论纲
杨度宪政思想研究
试论安福国会
袁世凯统治时期监察制度研究--以国会等赋有监察职能机关为中心
民国初创前后长沙私立教育发展述论
民国时期湖南自然灾害及社会变迁(1912-1949)
民国时期江南旅游的近代化历程(1912-1937)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调查报告”评述
北洋政府时期的农业政策
民国四书文献研究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