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绪论 | 第12-34页 |
一、行业组织形态及其制度角色 | 第12-17页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7-29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第29-34页 |
第一章 同业公会制度:企业与政府的双重选择 | 第34-68页 |
一、同业公会兴起的市场因素 | 第34-43页 |
1、行业经济资本主义化和市场变迁 | 第34-39页 |
2、交易成本、市场秩序与行业意识 | 第39-43页 |
二、政府心态与制度选择 | 第43-50页 |
1、结社政策的变化及民间社团的发展 | 第43-46页 |
2、政府的重商政策及其影响 | 第46-50页 |
三、从立法到普设:同业公会的发展概况 | 第50-68页 |
1、阶段性特点 | 第50-56页 |
2、地域性特点 | 第56-59页 |
3、行业性特点 | 第59-68页 |
第二章 法律定位:工商同业公会的法律解读 | 第68-85页 |
一、同业公会的法律地位 | 第68-74页 |
1、社团立法调控 | 第68-71页 |
2、同业公会立法 | 第71-74页 |
二、政府对同业公会的管理 | 第74-79页 |
1、备案程序 | 第74-76页 |
2、业务管理 | 第76-79页 |
三、行业自治权及其内在冲突 | 第79-85页 |
1、行业自治权的演变 | 第80-82页 |
2、行业自治权所面临的冲突 | 第82-85页 |
第三章 治理结构与组织网络:工商同业公会的制度建构 | 第85-123页 |
一、同业公会的治理结构 | 第85-100页 |
1、会员资格及出入会问题 | 第85-91页 |
2、同业公会的组织结构 | 第91-96页 |
3、公会内部的权力运作 | 第96-100页 |
二、同业公会的经费问题 | 第100-112页 |
1、非营利地位的确立 | 第100-104页 |
2、经费筹措及其影响 | 第104-112页 |
三、同业公会的组织网络 | 第112-123页 |
1、同业区域网络 | 第112-116页 |
2、商会—公会体系 | 第116-123页 |
第四章 习惯与法令:工商同业公会的行规问题 | 第123-146页 |
一、行会时期行规及其演变 | 第123-126页 |
1、行会时期的行规 | 第123-125页 |
2、行规的近代遭遇 | 第125-126页 |
二、行规的法律效力:以1930年业规讨论案为中心 | 第126-139页 |
1、行规问题:习惯与法令的冲突 | 第127-133页 |
2、问题探源:行规形象与制度缺陷 | 第133-135页 |
3、行规问题案的解决 | 第135-139页 |
三、“重整行规运动”及其影响 | 第139-146页 |
1、“重整行规运动” | 第139-143页 |
2、习惯、法令与行规的法律效力 | 第143-146页 |
第五章 经济中介:工商同业公会的经济职能 | 第146-194页 |
一、政府与企业之间:同业公会的中介角色 | 第146-166页 |
1、民国时期的行业管理体制 | 第146-149页 |
2、同业公会与政府财经政令的推行 | 第149-157页 |
3、同业公会与维护商利 | 第157-166页 |
二、企业与市场之间:同业公会与行业自治 | 第166-176页 |
1、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秩序 | 第166-171页 |
2、服务会员企业,促进企业发展 | 第171-176页 |
三、同业公会与统制经济 | 第176-194页 |
1、战前关于商人团体与经济统制的讨论 | 第176-181页 |
2、战时工商团体管制 | 第181-185页 |
3、同业公会与统制经济的实施 | 第185-194页 |
第六章 社团政治:工商同业公会的政治参与 | 第194-224页 |
一、合作政治:同业公会与国民党的政治动员 | 第194-203页 |
1、训政体制下行业组织的政治建构 | 第194-197页 |
2、同业公会与国民党的政治动员 | 第197-203页 |
二、政治表达:同业公会的自主性政治参与 | 第203-214页 |
1、同业公会与地方及国内政局 | 第204-206页 |
2、同业公会与民族主义运动 | 第206-209页 |
3、维护商人参政权及政治利益 | 第209-214页 |
三、阶级政治:同业公会与劳资关系 | 第214-224页 |
1、同业公会与劳资分立 | 第215-217页 |
2、同业公会与劳资争议的处理 | 第217-224页 |
第七章 公益角色:工商同业公会的慈善救济活动 | 第224-240页 |
一、同业公益:同业公会的救济、教育活动 | 第224-229页 |
1、同业救济 | 第224-227页 |
2、同业教育 | 第227-229页 |
二、社会公益:同业公会的社会救济活动 | 第229-240页 |
1、同业公会社会救济之途径 | 第229-232页 |
2、同业公会社会救济之内容及影响 | 第232-240页 |
结语 | 第240-10页 |
一、同业公会的中间性治理机制 | 第240-248页 |
二、行业组织的比较制度分析 | 第248-10页 |
本文图表索引 | 第10-268页 |
表1-1 1895-1911年间民办工业企业行业分布表 | 第36-51页 |
表1-2 1929-1934年备案工商同业公会数量统计 | 第51-53页 |
表1-3 1941年各省市商人团体及会员统计表 | 第53-55页 |
表1-4 1942年沦陷区各主要城市同业公会分布情况 | 第55-61页 |
表1-5 上海部分传统行业同业公会发展情况表 | 第61-62页 |
表1-6 北京地区部分传统行业同业公会发展情况表 | 第62-63页 |
表1-7 上海市部分新兴行业同业公会成立情况表 | 第63-64页 |
表1-8 重要工业(附重要矿业)、输出业同业公会分布表(社会部直辖) | 第64-65页 |
表1-9 重要商业同业公会分布表 | 第65页 |
表1-10 非重要业同业公会分布表 | 第65-69页 |
图2-1 人民团体分类及组织系统图 | 第69-77页 |
表2-1 全国人民团体干部训练人数(1942—1948) | 第77-78页 |
表2-2 各人民团体中负领导责任之国民党员资历调查表(1938年) | 第78-101页 |
表3-1 上海捲烟工业同业公会1946年收支情况表 | 第101-103页 |
表3-2 社会团体申请经费补助表 | 第103-105页 |
表3-3 上海机器染织工业同业公会会员分级与会费标准 | 第105-106页 |
表3-4 上海市书业同业公会入会费、月捐费与选举权数分配表 | 第106页 |
表3-5 商业同业公会会费单位会员代表及权数计算表 | 第106-107页 |
表3-6 工业同业公会会费单位会员代表及权数统计表 | 第107页 |
表3-7 输出业同业公会会费单位会员代表及权数统计表 | 第107-109页 |
表3-8 上海绸缎业同业公会杭绸组财产录 | 第109-110页 |
表3-9 上海绸缎业同业公会湖绉组财产录 | 第110-136页 |
表4-1 各地商会、同业公会续呈通过行规问题案情况表 | 第136-140页 |
图4-1 上海市业规审议流程图 | 第140-148页 |
图5-1 政府—同业公会—企业关系图 | 第148-161页 |
表5-1 上海工商界晋京请愿团名单 | 第161-165页 |
表5-2 天津各业同业公会对实施营业执照规则的反映(1937-1940) | 第165-175页 |
图5-2 同业公会—企业—市场关系图 | 第175-2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