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
论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
黄修荣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史研究探析
国民党福建省各级党部研究(1937-1945)
抗战时期大后方科学团体的嬗变研究
重庆大轰炸期间的人口疏散研究
抗战时期重庆大隧道惨案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党职业团体政策研究--以重庆市党部为例
抗战时期美方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和宣传
早期柳亚子与民众社会改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文书档案工作述论
华中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铁路战备研究(1931-1937)
中共南方局军事工作研究
全面抗战时期三大政治力量对抗战领导的认识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问题研究
二十世纪二十—四十年代毛泽东、蒋介石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之比较
盟国通过西北地区的对华军事援助
抗战时期“三三制”政权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初探
民国时期新疆灾害与荒政研究(1912-1949)
论东北沦陷时期日本鸦片政策
哈尔滨市临时参议会法制建设中的民主政治观
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与“孙立人事件”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探析
论战时体制下日本对东北战争资源的掠夺(1941-1945年)
伪满保甲制度研究--以哈尔滨地区为例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现代化研究
国民党改组派政治思想研究
1935至1940年河南省的禁烟运动研究
试论三民主义青年团
日伪在河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华北农民生计问题的历史考察
论抗战时期的美中经济关系(1937.7-1945)
“五四时期青年观”研究
陈翰笙与193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大论战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与胡适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冀南八路军对游杂武装的改编
试论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解放区的扩军运动
旅欧勤工俭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路径研究
冀东走私与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2—1937)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出版物发行研究
保定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晋察冀边区的禁烟禁毒问题研究
日本毒化河北实态研究(1937~1945)
新亚细亚学会与抗战时期的边疆研究
琼崖地下学联案研究
论黄桥战役与我党军事反顽斗争策略的形成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土地陈报述评
1920年名人学术讲演会述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