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1. 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2. 学术史回顾和研究方法 | 第8-11页 |
3. 史料来源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背景的认识 | 第13-19页 |
·黄修荣研究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的缘起 | 第13-14页 |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背景的认识 | 第14-19页 |
第二章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形成若干史实的研究 | 第19-27页 |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的评价 | 第19-23页 |
·对国民党"一大"代表人数的研究 | 第23-24页 |
·对国民党改组之后性质的分析 | 第24-25页 |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新三民主义的认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对北伐战争的研究 | 第27-33页 |
·对北伐战争上下时限界定的认识 | 第27-28页 |
·对中国共产党是否赞成进行北伐战争的认识 | 第28-31页 |
·对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并取得胜利原因的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对工农运动的研究 | 第33-41页 |
·对五卅运动的研究 | 第33-35页 |
·关于大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 | 第35-38页 |
·对湖南农民农民运动的研究 | 第38-41页 |
第五章 对国共两党合作的冲突和破裂的研究 | 第41-49页 |
·中山舰事件 | 第41-44页 |
·整理党务案 | 第44-45页 |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中国大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 | 第45-49页 |
结语 黄修荣的治学特色 | 第49-53页 |
1. 循序渐进的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2. 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 | 第50页 |
3. 学术性和政治性相结合的治学理路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