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出版物发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序言 | 第11-13页 |
| 第1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出版物发行概述 | 第13-21页 |
| ·出版物发行背景 | 第13-14页 |
| ·政治 | 第13页 |
| ·军事 | 第13页 |
| ·经济 | 第13-14页 |
| ·文化教育 | 第14页 |
| ·出版物发行种类 | 第14-16页 |
| ·报纸 | 第14-15页 |
| ·期刊 | 第15页 |
| ·图书 | 第15-16页 |
| ·出版物发行数量 | 第16-19页 |
| ·出版物发行范围 | 第19-21页 |
| 第2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出版物的发行动因 | 第21-26页 |
| ·繁荣的出版业奠定了发行业的发展基础 | 第21-22页 |
| ·党的领导明确了发行业的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 ·群众的拥护是发行业的发展源泉 | 第23-24页 |
| ·发行人员的奉献精神是发行业的发展力量 | 第24-26页 |
| 第3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出版物的发行机构 | 第26-32页 |
| ·党报报社 | 第26-27页 |
| ·新华书店及其他独立书店 | 第27-28页 |
| ·行政部门的出版发行系统 | 第28-29页 |
| ·军队出版发行系统 | 第29页 |
| ·群众团体的出版发行系统 | 第29-30页 |
| ·文化合作社 | 第30页 |
| ·其他出版发行机构 | 第30-32页 |
| 第4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出版物的发行方式 | 第32-44页 |
| ·沿村传送 | 第32-33页 |
| ·军邮和报社直送 | 第33-34页 |
| ·交通站转送 | 第34-36页 |
| ·书店销售 | 第36-38页 |
| ·随军发行 | 第38-39页 |
| ·伪装书 | 第39-40页 |
| ·秘密发行 | 第40-42页 |
| ·散发 | 第42页 |
| ·个人捎带 | 第42-44页 |
| 第5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出版物的发行特色 | 第44-53页 |
| ·发行工作处于游击战争环境下——游击发行 | 第44-45页 |
| ·发行制度逐渐规范化 | 第45-48页 |
| ·发行管理机构适时调整 | 第45-46页 |
| ·发行组织架构不断完善 | 第46页 |
| ·发行条例日益专业 | 第46-48页 |
| ·发行工作重视经济效益 | 第48-49页 |
| ·发行工作充分考虑读者利益 | 第49-50页 |
| ·设立公共阅报牌 | 第49页 |
| ·登报征求读者意见 | 第49-50页 |
| ·设立读者阅览室 | 第50页 |
| ·发行工作重视宣传作用 | 第50-53页 |
| ·广告 | 第50-52页 |
| ·新闻消息 | 第52页 |
| ·书评 | 第52-53页 |
| 第6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出版物的发行影响 | 第53-59页 |
| ·政治方面: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 第53-54页 |
| ·军事方面:坚定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 第54-56页 |
| ·经济方面:指导群众科学开展农业生产 | 第56页 |
| ·文化方面:推动抗战新文化的形成 | 第56-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