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932年松花江水灾及对黑龙江民众生活的影响
青年学生与1920年代的废约运动
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机构研究(1927-1938)
1927-1937年南京影剧行业研究
以孙中山平均地权理论为代表的近代土地思想与实践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研究
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及其档案研究
言论与时局--《广州民国日报》(1923-1927)论说研究
南京市人口与社会结构研究(1945-1949)--以战后南京户籍调查及口卡资料为中心
江南行署研究
杭州湖墅米粮市场研究(1927-1937)
1927年-1937年南京住宅建设问题研究
党意还是民意—上海《民国日报》上的民意测验(1928-1932)
侵华时期日本在蒙疆察南地区的奴化活动
20世纪上半期山东乡村互助研究
“土地”与革命--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1933-1935)为中心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杭县土地整理评析
民国中后期凉山地区的初等教育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军人及征属的优抚政策探析--以四川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民国西康省立康定师范学校研究
抗战时期陕西妇慰会研究
抗战时期四川兵器工业述论
西康历史人物刘家驹(1900-1977)及其边疆史地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群众》周刊研究
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统战政策研究
“使用与满足”:浅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受众影响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研究
单独抗战时期中德关系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问题研究
晋察冀边区妇女抗日救国会研究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兴起
民国年间婚姻关系解除探究--以20世纪30年代河北省高法案例为中心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荒政研究
张申府社会改造思想研究
中国共产党西柏坡时期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长江水利工程总局研究
1947年河北省旱灾与救济研究
解放前后中共对长芦盐场的接管与改革述论(1948-1952)
新中国初期河北省冬学运动研究
1941-1948年晋冀鲁豫边区的蝗灾及社会应对研究
民国时期王造时民主思想研究
论抗战时期内迁学校对湘西社会的历史影响
论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及历史经验
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兴安区屯垦决策及实践研究
伪满洲国柞蚕业研究
豫东黄泛区民众抗日武装研究
1934-1937年浙江新生活运动研究
20世纪40年代丽江工业合作运动研究--以顾彼得创办丽江工业合作社为中心
“民权保障同盟”始末及其思想启迪
张学良主政时期的对日政策及其评析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