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对民国时期西北地区金融业的研究 | 第11页 |
·对中国农民银行的研究 | 第11-14页 |
·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4-15页 |
第2章 中国农民银行西安分行推行农贷的背景 | 第15-35页 |
·社会背景 | 第15-23页 |
·人口锐减,荒地增加 | 第15-18页 |
·生产凋敝,粮食减产 | 第18-20页 |
·金融枯竭,民生艰难 | 第20-23页 |
·西安分行农贷系统的建立 | 第23-35页 |
·西安分行的组织机构 | 第23-24页 |
·农贷系统的形成 | 第24-35页 |
第3章 救济阶段农贷业务(1934——1939年) | 第35-51页 |
·放款区域 | 第35-37页 |
·放款对象 | 第37-39页 |
·合作社 | 第37页 |
·合作社农仓 | 第37-38页 |
·农民动产贷款抵押所 | 第38-39页 |
·放款种类 | 第39-40页 |
·放款程序 | 第40页 |
·放款情况 | 第40-45页 |
·合作社放款 | 第41-42页 |
·棉花产销贷款 | 第42-43页 |
·陕北边区救济放款 | 第43-45页 |
·贷款运行——以信用合作社贷款为例 | 第45-51页 |
·贷款程序 | 第46页 |
·贷款利息 | 第46-47页 |
·贷款数额 | 第47-48页 |
·贷款用途 | 第48-49页 |
·贷款期限 | 第49-50页 |
·贷款回收与展期 | 第50-51页 |
第4章 抗战建设阶段农贷业务(1940——1945年) | 第51-67页 |
·农贷运行系统更趋完善 | 第51-60页 |
·农贷的对象、种类及放款程序更加明确 | 第51-58页 |
·贷款的利率、期限及额度规定更加细化 | 第58-59页 |
·办理程序更加规范 | 第59-60页 |
·贷款业务的扩张 | 第60-67页 |
·1940——1941年联合贷放阶段 | 第60-61页 |
·1942——1945年专业贷放阶段 | 第61-67页 |
第5章 农贷的评析 | 第67-81页 |
·农贷特征 | 第67-71页 |
·农贷绩效与业务中存在问题 | 第71-78页 |
·农贷的绩效 | 第72-76页 |
·农贷中存在的问题 | 第76-78页 |
·借鉴意义 | 第78-81页 |
结语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