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清前期(1616~1840年)
李星沅年譜
清代蒙古盟旗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
清朝与朝鲜司法合作和交涉研究--以1882至1894年在朝华商相关案件为中心
清代新疆农业开发研究
清代浒墅关财税研究(1645-1860)
移民、市场与社会流动:清代人口增长的内在动力--以衢州为例
清代山西农村定期集市区域差异研究
“摊丁入亩”与清代财政、人口--以顺天府为例
乾隆朝西北地区官员选任探析
教廷特使多罗与澳门
从坤宁宫的变化看清代统治者的满族坚守与多元文化认同
清代满官仕进与迁转路径分析--以满汉内阁大学士群体为样本
清代理事同知研究
试论清朝对云南武定土司的法律控制
十三行商馆区旗帜研究
清代桂东南地区的会党组织与社会变迁
清代都柳江下游地区的移民与社会变迁
馮敏昌科考經歷年譜
清代灵石县公共工程研究
道光年间湖南农民的生存境遇
《清实录》列女旌表概观--以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为例
清代江汉湖区的人地关系--兼论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水政
改土归流与土民社会转型--以容美土司为例
清朝宁古塔将军研究
清代吉林将军辖区内佐领研究
清入关前粮仓研究
鼓词入辽—子弟书的传播与清代东北孝治
清初嫩科尔沁部历史若干问题研究
清代驻藏大臣制度研究--以选任制度、职责及其实践活动为中心
《绎史》研究
穆克登查边问题再探讨
清代东北八旗水师营研究
清代江南地区水驿制度研究(1660-1911)
从《夷使档》看准噶尔使者事务(1734-1754)
乾隆朝耶稣会士刘松龄研究--以新公布的刘松龄档案史料为中心
广州十三行文书制度--以鸦片战争前的在华西人邮递为视角
清代广西私盐与地方社会
钱坫《论语后录》研究
内河、市镇与社会变迁—清代南阳府研究
乾嘉道时期淮河流域粮价研究(1736-1850)
钦差与清代政治变迁(1644-1850)
清代士人的生活世界--关于三位士人日常生活的研究
乾隆时期奴婢群体婚姻形态探析
清代温州盐业考述
刀针、膏贴与汤药:清代的外科
嘉庆至同治时期的襄樊水利社会研究--从水利碑刻切入
双城堡旗人群体研究
清朝道士李明彻及其科学成就研究--兼论道教与科学的新型关系
清代经筵制度研究
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