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西农村定期集市区域差异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清代山西农村定期集市区域差异比较 | 第15-31页 |
第一节 清代山西农村定期集市空间数量分布 | 第15-19页 |
第二节 清代山西农村定期集市空间密度分布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清代山西农村定期集市开市频率空间分布 | 第21-24页 |
第四节 清代山西农村定期集市不同时期区域差异 | 第24-30页 |
一、清代乾隆和光绪时期山西集市数量变化 | 第25-26页 |
二、清代乾隆和光绪时期山西集市开市天数变化 | 第26-27页 |
三、清代乾隆和光绪时期山西集市集期类型变化 | 第27-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影响山西农村定期集市区域差异的因素 | 第31-52页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第31-37页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第31-34页 |
二、耕地面积与物产 | 第34-37页 |
第二节 社会因素 | 第37-51页 |
一、人口 | 第38-40页 |
二、交通 | 第40-44页 |
三、手工业发展程度 | 第44-46页 |
四、社会风俗习惯 | 第46-48页 |
五、近代化因素 | 第48-49页 |
六、地方官员作用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清代山西农村集市区域差异比较的借鉴意义 | 第52-61页 |
第一节 清代山西农村集市区域差异的影响 | 第52-56页 |
一、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 | 第52-53页 |
二、促进人口流动 | 第53-55页 |
三、促成社会风俗、风气的转变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对当今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 第56-61页 |
一、加快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 第56-57页 |
二、因地制宜,依势利导,发挥区域特色 | 第57-58页 |
三、以农村商品经济为支撑的城镇化建设 | 第58-59页 |
四、不断提高农民购买力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