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列女旌表概观--以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为例
【摘要】:“列女”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群体,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清代列女群体指的是践行贞孝节烈的妇女。在《清实录》中有着关于旌表列女的大量记载,而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实录中的记载尤为丰富。咸同光宣四朝实录有关旌表列女的记载,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分布地区广泛,妇女的身份地位层次多样,妇女受到旌表的原因丰富,这些记载是研究清代妇女史的重要史料。本文运用量化史学的方法,将咸同光宣四朝实录中有关旌表列女的原始史料进行分类统计与整理,并按照不同分类制成大量统计图表,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其数据特点。在数据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四朝旌表列女的地区分布、身份地位构成及旌表类型与原因进行分析,为研究清后期四朝的列女旌表状况提供参考。咸同光宣四朝旌表的列女遍布全国各个地区,且每一朝的地区分布都具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在妇女身份地位的构成上,咸丰朝与同光宣三朝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列女的旌表类型与旌表原因,四朝实录中均有丰富的记载,根据史料记载的不同特点,对列女旌表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本文还对四朝实录中有大量记载的“旌恤”政策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旌恤”是旌表抚恤的合称,一般用于旌奖抚恤战乱中的死难者。这项政策的对象有男有女,虽然本文以研究女性为主,但是旌恤的数量过于巨大,其中必定包含大量女性,因此本文对旌恤政策同样进行了地区上的量化统计与分析。
【关键词】:列女 清实录 旌表制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9;C9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