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清前期(1616~1840年)论文

从坤宁宫的变化看清代统治者的满族坚守与多元文化认同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0页
 一、选题意义第7-8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8-9页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第9-10页
第一章 清代坤宁宫改建的满族风格与对明制的承袭第10-22页
 第一节 清代坤宁宫的变化第10-12页
  一、清代坤宁宫的改建第10-11页
  二、清代坤宁宫使用功能的变化第11-12页
 第二节 清代坤宁宫改建的仿照对象第12-14页
  一、满族民居第12-13页
  二、盛京清宁宫第13-14页
 第三节 清代坤宁宫建筑的满族特色第14-19页
  一、口袋房第15页
  二、窗纸糊在外的直棂窗第15-16页
  三、万字炕第16-17页
  四、灶间第17页
  五、高耸的烟囱第17-18页
  六、索伦杆第18-19页
 第四节 清代坤宁宫对明代制度的承袭所体现的汉文化认同第19-21页
  一、清代坤宁宫建筑汉族特色的保留与对明代坤宁宫象征意义的承袭第19-20页
  二、清代坤宁宫对明代帝后“分宫而居”制度的承袭第20-21页
 第五节 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清代坤宁宫室内陈设的满族特色与多元文化混合特色第22-31页
 第一节 明代坤宁宫的室内陈设第22-23页
 第二节 清代坤宁宫祭祀区域陈设的满族特色第23-25页
  一、萨满祭祀陈设第23-24页
  二、灶间陈设第24-25页
 第三节 清代坤宁宫东暖阁陈设的多元文化混合特色第25-30页
  一、满族特色第26-28页
  二、汉族特色第28-29页
  三、藏传佛教特色第29-30页
 第四节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清代坤宁宫的萨满祭祀与祭祀活动的多元性第31-44页
 第一节 坤宁宫祭祀活动概述第31-37页
  一、萨满教第31-32页
  二、坤宁宫萨满祭祀类型与概况第32-37页
 第二节 清代统治者对坤宁宫萨满祭祀活动的重视第37-40页
  一、坤宁宫祭祀的持续时间第37-38页
  二、坤宁宫祭祀的参与情况第38-39页
  三、坤宁宫祭祀的严格管理第39-40页
 第三节 坤宁宫祭祀活动的多元性第40-43页
  一、萨满祭祀对象的多元性第40-41页
  二、满汉祭天方式并行第41页
  三、祭祀灶神第41-43页
 第四节 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清代坤宁宫大婚礼仪的满族特色与多元文化特色第44-50页
 第一节 清代大婚仪式对汉族传统婚仪的继承第44-45页
 第二节 大婚合卺礼地点选择体现的满汉文化差异第45-46页
 第三节 坤宁宫成婚礼中的满族特色第46-48页
  一、过火驱邪第46-47页
  二、念交祝歌与捧柴第47页
  三、拜神行礼第47-48页
 第四节 清代举行大婚的皇后的民族构成的多元性第48-49页
 第五节 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5页
 一、清代坤宁宫的改造对清初政权的意义第50页
 二、萨满信仰、尚武风俗的强调与满族的族群凝聚与独特性第50-51页
 三、祭祀、大婚仪式的调和与游牧地区同中原地区传统的融合第51-52页
 四、坤宁宫的多元特色与清代皇权的多维性第52-53页
 五、以满族为核心,以实用性为准则的多元性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约”与西汉王朝的民族政策
下一篇:明代宫廷饮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