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清前期(1616~1840年)
清代漕运总督研究
南苑围场与清朝国运研究
《皇朝谥法考》所见清代官员谥法研究
清代宁古塔流人对当地满族文化的记述及影响
清代皇贵妃制度研究
清代康熙朝官员进贡问题研究
试论清朝政府对蒙古政策转变的原因及其结果
清末两部行纪所见达赖喇嘛出走行踪及喀尔喀蒙古社会
清代科布多城交通道路及商贸初探
《大义觉迷录》的理论与实践
1860-1911年东北地区招民垦荒研究
后金与东部蒙古关系研究
17世纪清朝和朝鲜关系的演进:女真国·金国·大清国
清代武英殿本《禮記註疏》句讀及《考證》研究
清代学术与篆书发展
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清代江南女性形象与生活空间
钦防地区杨彦迪抗清史事的民间记忆与文化建构研究
清代越南使臣笔下的左江地区社会风貌研究
清乾隆朝殿试研究
善在官民之间--清代浙江慈善组织研究
清代乡试资格考试及其录取人数研究
张岱义烈观研究
清代陕南农田水利研究
朝鲜汉籍文献研究--以1637-1664年间的燕行录为中心
气候和农业经济因素下后金(清)的崛起
乾隆平准战争中的陕甘总督
非法·合理—清代州县陋规研究
秦瀛《己未词科录》研究
债务桎梏:蒙旗之殇--以清代杭锦旗为例
雍正朝公文传播研究
清代伊、洛、沁河流域灾害治理与农业经济发展
清代南北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比较--以恰克图与广州为例
《蒙古律例》与清代治蒙政策--基于多版本的解读
清代陪祀恩贡制度研究
康熙时期大陆向台湾地区移民研究
清代县域民事纠纷中的“干证”--以清代《南部档案》为中心
清朝乾嘉年间新疆官员俸禄制度研究
清乾隆朝发遣新疆官犯研究
从满文寄信档资料看乾隆帝对额敏和卓与鄂对家族的驾驭使用
茅星来《近思录集注》研究
清代山陕移民对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
清代河北地区的煤矿业
康乾两淮盐政研究
朝鲜赴京使臣的西洋认知(17-19世纪)--以《燕行录全集》为中心
洋行商人经营不善的原因探讨(1760-1842)
清代贵州“苗疆六厅”治理研究
清代东北边疆少数民族贡貂制度与沙俄入侵的影响
桐城派人物时空分布研究
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
包世臣改革思想研究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