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嘉年间新疆官员俸禄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引言 | 第5-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5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5-6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6-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7-8页 |
一、清朝俸禄制度 | 第8-23页 |
(一)清朝文职官员的俸禄制度 | 第8-14页 |
1.文官俸禄制度 | 第8-9页 |
2、文官养廉银 | 第9-14页 |
(1)养廉银出现的原因 | 第9-11页 |
(2)养廉银的制定 | 第11-13页 |
(3)养廉银的弊端 | 第13-14页 |
(二)清朝武职官员的俸禄制度 | 第14-23页 |
1.八旗武官俸禄制度 | 第14-19页 |
2.绿营武官俸禄制度 | 第19-23页 |
二、清代新疆俸禄制度的演变及其发展 | 第23-30页 |
(一)新疆地方官员类别情况 | 第24-25页 |
(二)新疆地方官员俸禄制度形成 | 第25-30页 |
1.新疆地方官员的俸禄初设 | 第26页 |
2.新疆官员俸禄制度的调整阶段 | 第26-27页 |
3.新疆官员俸禄制度的完善阶段 | 第27-29页 |
4.乌鲁木齐都统俸禄 | 第29页 |
5.道光年间新疆官员俸禄制度的调整 | 第29-30页 |
三、清代新疆官员俸禄制度 | 第30-47页 |
(一)清代新疆官员品级 | 第30-32页 |
(二)清朝新疆官员俸禄标准 | 第32-45页 |
(三)清代新疆官员的俸禄特点 | 第45-47页 |
1、新疆地区官员俸禄类型复杂 | 第46页 |
2、新疆地区官员俸禄的优厚 | 第46页 |
3、新疆地区南北疆官员俸禄的不同 | 第46-47页 |
四、清朝新疆官员俸禄的意义 | 第47-48页 |
(一)稳定生活 | 第47页 |
(二)抑制腐败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