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朝殿试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一) 殿试制度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二) 关于殿试策问与对策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三) 乾隆朝殿试研究相关著述 | 第13-14页 |
(四) 主要的基础资料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乾隆朝殿试概况 | 第16-23页 |
一、殿试制度更加完备 | 第16-18页 |
二、乾隆朝文进士人数 | 第18-23页 |
第二章 乾隆朝殿试策问 | 第23-42页 |
一、乾隆朝殿试策问概况 | 第23-26页 |
二、乾隆朝殿试策问内容 | 第26-39页 |
(一) 治国方略 | 第26-31页 |
(二) 《四库全书》编纂及史学问题 | 第31-33页 |
(三) 注重民生问题 | 第33-36页 |
(四) 引导民风士习 | 第36-38页 |
(五) 吏治问题 | 第38-39页 |
三、乾隆朝殿试策问特点 | 第39-42页 |
第三章 考生对策与人才选拔 | 第42-52页 |
一、殿试对策内容 | 第42-44页 |
二、对策之弊端 | 第44-47页 |
(一) 阿谀奉承 | 第45页 |
(二) 驰骛空言 | 第45-47页 |
三、进士评选标准 | 第47-50页 |
(一) 学识水平 | 第47-49页 |
(二) 偏重书法 | 第49-50页 |
(三) 偶然性因素 | 第50页 |
四、殿试之评价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殿试选拔人才的作用 | 第52-64页 |
一、政事功绩 | 第58-60页 |
二、学识著述 | 第60-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103页 |
乾隆朝历科殿试策问全文 | 第68-85页 |
乾隆朝状元殿试卷选录 | 第85-103页 |
作者简历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