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明(1368~1663年)
影响明朝灭亡的军事因素探究
陆炳研究
韩文及《韩忠定公集》研究
明清时期平阳商人善举研究
明代山西孝义群体研究
王锡爵研究
明清时期北岳祭祀与信仰研究
十六世纪末的杨应龙与“播州之役”
黄培研究
明清时期赣东北的移民与宗族--以上饶县为中心
明清时期晋北景观与区域生态变迁研究--以“八景”为中心
明代宦官形象的历史书写
明清时期滇东地区族群分布与地名变迁研究
王阳明“知行合一”乡村治理思想研究
明代漕运制度研究--基于利益集团视角
《兵部奏疏》所见“隆庆封贡”
明代凤阳守备太监研究
明代廷杖研究
陈继儒——晚明士风的一项个案研究
并存与对抗--明代厂卫制度与常规司法制度关系的历史考析
论明代厂卫制度与社会政治秩序维护
东传科学与明末清初实学思潮--以方以智的实学思想为中心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在福建的博弈--以文人群体对天主教的认知为中心
明代宣大总督研究
明清闽籍徙温移民与温州宗族社会
谈迁《枣林杂俎》研究
明代太医院研究
明代节日朝贺制度研究
洪武时期明政府对云南的收复与统治研究
明洪武至嘉靖中日使臣派遣制度研究(1368-1549年)
陆元辅年谱
明清时期苏北运河工程与农业生产
朝鲜王子出使明朝问题研究(1394-1438年)
从“文士”、“书画家”到“师爷”--徐文长多重身份的对代建构
明初政治改革视角下的内阁研究
冲突与调和:明遣民史家群体与清初的历史书写
明清襄城城邑历史地理研究
《明史纪事本末》中外关系史料研究
嘉靖《彰德府志》研究
变乱与重建:明清之际的湖北地方社会1633-1690
明代疫灾时空分布及环境机理研究
明末清初山西士人戴廷栻文化活动研究
明清山水运河区域饮食生活变迁
明清士大夫与琉球--以中、日、琉三国关系为中心
戚继光与蓟镇防务再探--以戚继光与官员互动为视角
明代行人司与《行人司书目》研究
《潘司空奏疏》研究
明代保定防御体制建设及其对“内边”的构建
明末抚赏“插部”政策研究
明代刑事法律中的比附--以规则和案例分析为中心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