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行人司与《行人司书目》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研究综述与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一、行人及明代行人司之沿革 | 第11-19页 |
(一)行人之沿革 | 第11-13页 |
(二)明行人司之设置 | 第13-15页 |
(三)明行人司之职掌 | 第15-19页 |
1、皇帝登基,晓谕国外 | 第16页 |
2、发生灾害,赈贷慰劳 | 第16页 |
3、参与刑治,会同审录 | 第16-17页 |
4、巡视各地,管理茶马 | 第17页 |
5、护行官员 ,以示皇恩 | 第17页 |
6、分行天下,访求贤才 | 第17页 |
7、参与军务,以死报国 | 第17-19页 |
二、《行人司书目》的成书背景 | 第19-25页 |
(一)政治背景 | 第19页 |
(二)文化背景 | 第19-21页 |
(三)行人司内部向学性 | 第21-25页 |
1、读书为仕途升迁之必要 | 第22-23页 |
2、读书为宦场闲暇时之首选 | 第23-25页 |
三、《行人司书目》成书之概况 | 第25-33页 |
(一)编撰之旨意 | 第25-26页 |
(二)《行人司书目》之作者 | 第26-28页 |
(三)《行人司书目》之版本 | 第28页 |
(四)行人司之藏书 | 第28-29页 |
1、司内原有藏书 | 第28页 |
2、出使之购求 | 第28-29页 |
3、行人自己所著 | 第29页 |
(五)《行人司书目》简介 | 第29-33页 |
1、序 | 第29-30页 |
2、凡例 | 第30-31页 |
3、叙分部 | 第31-32页 |
4、跋 | 第32-33页 |
四、《行人司书目》之著录内容及体例 | 第33-54页 |
(一)古代书目分类方法的演变 | 第33-34页 |
(二)《行人司书目》著录体例 | 第34-54页 |
1、《典部》著录与类例 | 第35-39页 |
2、《经部》著录与类例 | 第39-42页 |
3、《史部》著录与类例 | 第42-44页 |
4、《子部》著录与类例 | 第44-47页 |
5、《文部》著录与类例 | 第47-51页 |
6、《杂部》著录与类例 | 第51-54页 |
五、《行人司书目》之评价 | 第54-61页 |
(一)《行人司书目》对文献学之贡献 | 第54-58页 |
1、独特的目录分类 | 第54-55页 |
2、是官署藏书的真实记录 | 第55-56页 |
3、为明代书目的版本提供资料 | 第56-58页 |
(二)《行人司书目》是研究明代历史之窗 | 第58页 |
(三)《行人司书目》之缺憾 | 第58-61页 |
1、分类欠精密 | 第59页 |
2、著录略简单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