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清山水运河区域饮食生活变迁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1-24页
    (一) 选题旨趣第11-12页
    (二) 明清大运河文化史与山东运河区域饮食生活研究综述第12-18页
        1. 明清京杭大运河文化研究第13-15页
        2.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饮食生活研究第15-18页
    (三)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1. 山东运河区域范围第18-20页
        2. 山东运河文化第20-21页
        3. “饮食生活”概念的界定第21页
    (四) 论文基本资料和思路第21-23页
    (五)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23-24页
二、明清山东运河区域饮食生活的生态、社会环境第24-56页
    (一) 山东沿运区域地理环境与灾害概况第24-27页
    (二) 元明清大运河山东段的开凿与维护第27-35页
        1. 元代开凿山东段运河的大致过程第27-29页
        2. 明清两朝对山东段运河的修治与维护第29-35页
    (三) 山东运河区域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第35-48页
        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多元化第35-37页
        2. 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第37-38页
        3. 手工业的蓬勃兴起与发展第38-40页
        4. 商业的繁荣第40-45页
        5. 城镇市场网络体系的建立第45-48页
    (四) 山东运河区域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动第48-50页
    (五) 山东运河区域社会风气的裂变第50-56页
        1. 民竞刀锥、逐末者众第50-52页
        2. 民习奢华、僭越无度第52-54页
        3. 嗜酒善饮、尚武崇义第54-56页
三、明清大运河视域下山东运河区域饮食生活变迁第56-92页
    (一) 饮食市场的繁荣第56-70页
        1. 天下食材荟萃山东运河商业城镇第56-61页
        2. 餐饮服务业的兴盛第61-70页
    (二) 饮食风味的多元化第70-80页
        1. 美味融汇南北、兼容东西第71-77页
        2. 汇聚清真口味第77-79页
        3. 高产农作物丰富日常饮食第79-80页
    (三) 从明清小说中管窥不同社会阶层的饮食生活第80-86页
        1. 贵胄显宦的饮食第81-83页
        2. 工商业者为代表的市民阶层饮食第83-84页
        3. 底层吏民饮食第84-86页
    (四) 饮食思想观念与风尚的异动第86-92页
        1. 南食之风勃兴第86-88页
        2. 猎奇、竞奢心理普遍第88-92页
四、明清山东运河区域饮食生活变迁的特点和影响第92-100页
    (一) 山东运河区域饮食生活变迁的特点第92-97页
        1. 被动性与主动性共存第92-95页
        2. 对运河区域商业环境的极强依赖性——以运河名镇临清的饮食业为例第95-97页
        3. 饮食生活的多元化与时代性第97页
    (二) 山东运河区域饮食生活变迁的影响第97-100页
结语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清末新政时期山东省的军事改革
下一篇:济南、青岛近代工业及遗产保护研究(1875-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