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东传科学与明末清初实学思潮--以方以智的实学思想为中心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导论第16-32页
    一、选题缘由与相关术语界定第16-17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9页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第29页
    四、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9-32页
第二章 方以智实学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第32-52页
    第一节 明末清初实学思潮与方以智实学思想的形成第32-44页
        一、哲学层面:以“气本论”为基础的实理论第33-35页
        二、伦理层面:道德实践论与实修论第35-37页
        三、政治层面:实用、实效的事功论第37-39页
        四、学术层面:实际、实用、实证第39-43页
        五、实学思潮与方以智实学思想的形成第43-44页
    第二节 东传科学与方以智实学是思想的形成第44-52页
        一、方以智与东传科学的接触第44-49页
        二、东传科学与方以智实学思想的形成第49-52页
第三章 方以智实学思想的内容、特征及其历史地位第52-76页
    第一节 方以智实学思想的内容与特征第52-64页
        一、方以智实学思想的内容第52-55页
        二、方以智实学思想的特征:重智第55-64页
    第二节 方以智实学思想的影响与地位第64-76页
        一、方以智实学思想的实践成果第64-68页
        二、方以智实学思想的影响与地位第68-76页
第四章 东传科学与方以智知识的观点变化第76-95页
    第一节 方以智对东传科学的学习与研究第76-84页
        一、方以智对东传科学的引用与研究第76-80页
        二、中西知识的会通第80-84页
    第二节 方以智知识观点的变化第84-95页
        一、“知识”内涵的变化第84-89页
        二、知识地位的提高第89-91页
        三、方以智知识观点变化的西学因素第91-95页
第五章 东传科学与方以智研究方法的改进第95-112页
    第一节 方以智对东传科学方法的认识与评价第95-101页
        一、赞西方科学方法之精第95-98页
        二、批传统学术研究方法之陋第98-101页
    第二节 方以智的“质测”之法第101-106页
        一、“质测”方法的内涵与特征第101-102页
        二、“质测”方法的西学因素第102-106页
    第三节 方以智对考证学、史学领域中实证方法的推进第106-112页
        一、对传统考证方法的推进第107-109页
        二、方以智史学研究中的实证精神第109-112页
第六章 东传科学与方以智对传统“格物致知”观的突破第112-129页
    第一节 方以智对传统“格物致知”观的突破第112-124页
        一、“格物致知”的对象:由内在心性转向外在世界第113-116页
        二、“格物致知”的目的:探究“物理”与“至理”而非“德性之理”第116-119页
        三、“格物致知”的方法:“质测”与“通几”兼用互补第119-122页
        四、方以智对传统“格物致知”观突破的意义第122-124页
    第二节 方以智对传统“格物致知”观突破的原因与局限性第124-129页
        一、突破的原因第124-127页
        二、突破的局限性:不彻底第127-129页
第七章 方以智接受东传科学的实学立场及其局限性第129-148页
    第一节 方以智的实学立场第129-139页
        一、开放的态度第129-132页
        二、选择性吸收第132-139页
    第二节 方以智接受东传科学的局限性第139-148页
        一、经世致用观念下的功利主义态度第140-141页
        二、兼采西学,统归于易第141-145页
        三、方以智对待东传科学的矛盾态度第145-148页
第八章 东传科学与明末清初实学思潮关系研究的启示与当代价值第148-158页
    一、儒学对科学:有热情拥抱、亲密接触的一面第148-149页
    二、儒学与科学:复杂的、多元的、矛盾的第149-155页
    三、对儒学的未来发展启示第155-158页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第158-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2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72-173页
致谢第173-17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农村50岁及以上人群盲与视力损伤、白内障患病率及白内障手术状况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唐前曹植接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