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凤阳守备太监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11-15页 |
一、明代宦官整体研究 | 第11页 |
二、宦官与明代政治研究 | 第11-13页 |
三、明代宦官与地方社会研究 | 第13-14页 |
四、明代宦官的信仰研究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结构安排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五节 创新和不足 | 第16-18页 |
一、创新点 | 第16-17页 |
二、不足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凤阳守备太监设置考 | 第18-34页 |
第一节 凤阳守备太监设置时间的旧说与错谬 | 第18-20页 |
一、“宣德”说 | 第18-19页 |
二、“弘治”说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凤阳守备太监设置时间与原因新探 | 第20-24页 |
第三节 凤阳守备太监的具体人数考 | 第24-28页 |
一、凤阳守备太监的总体人数 | 第27页 |
二、凤阳守备太监的委派机构 | 第27-28页 |
三、凤阳守备太监的官秩品衔 | 第28页 |
第四节 凤阳守备太监的任职期限与迁转 | 第28-31页 |
第五节 凤阳守备太监的其他问题 | 第31-34页 |
一、人员设置与僚属 | 第31-32页 |
二、官衙机构与变迁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凤阳守备太监职掌 | 第34-45页 |
第一节 提皇陵防卫理皇城事务 | 第34-39页 |
第二节 管高墙宗犯掌罪宗锁钥 | 第39-41页 |
第三节 统都卫兵马辖六地民务 | 第41-45页 |
第四章 凤阳守备太监对凤阳地方的影响 | 第45-56页 |
第一节 擅权跋扈 干扰地方 | 第45-49页 |
一、包揽词讼压迫军伍 | 第45-47页 |
二、折辱官民骚扰地方 | 第47-48页 |
三、侵剥仓储重征商民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关心民瘼 造桥修寺 | 第49-54页 |
一、乞减差赋 关心民瘼 | 第50-51页 |
二、兴造桥梁 修建寺观 | 第51-54页 |
第三节 凤阳守备太监与朝政的关联 | 第54-56页 |
余论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