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建国初期刘少奇党员队伍建设思想研究
关于“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运动--以兴安盟科右前旗大石寨镇为例
建国初期农村社会生活研究(1949-1966)--以鲁西南地区为例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
拨乱反正时期的英模文化研究(1976-1982)
《中国青年报》对抗美援朝动员的分析
建国初上海新年画研究
谨慎与平衡:反右运动中的地方因应--以江津县直属机关为中心的考察
建国初期新疆匪患与剿匪斗争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剿匪斗争研究
乡村秩序的改变与保留--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例
四清运动的困境--以北京市房山农村地区为例
建国初期上海人力车行业研究(1949-1956)
对口支援政策研究--以广东省对口支援哈密地区为例
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基于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视角
1950年代的塘村妇女--村庄研究中的阶级、性别与家庭结构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的供销社与小商贩--以上海县为例
20世纪60-70年代上海对西非部分国家经济援助研究
政治符号运作:关于“上山下乡运动”中知青典型研究的一种新解读
上海援摩洛哥医疗队研究(1975-1985)
中国高等教育的怪胎--工农兵学员探析
特殊时期的新安江水库移民(1956-1970)
山西农业合作运动的历史考察
1948~1958年保定市北市区扫盲运动研究
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透视--以山东省为中心
1950~1957年的退役军人就业安置--一种人才移植模式的考察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上海弱势群体的救助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
1953—1969年中美危机期间的信息沟通
建国初期农民教育和农村社会变迁(1949-1957)
“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解读--以徐水县为例
人民公社初期分配制度研究
试述“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字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试办托拉斯探析
试论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
建国后“干部下放”政策述评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社会控制与“大跃进”运动研究
一生探索治本之策的河官王化云
泽库县政权建设研究(1953-1957)
中国红十字外交研究(1949-2009)
“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李鸿章批判研究(1970-1976)
河北整风反右运动中的肃反问题考察
建国初期上海干部子弟学校研究
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衰(1979-2007)
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
新乡市反右派运动研究
山东省齐河县四清运动研究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
延续与转变:建国初期的冬学运动(1949-1956年)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