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导言 | 第5页 |
一、 新的分配制度的出现 | 第5-8页 |
(一) 评工记分的不便 | 第6-7页 |
(二) 人民公社需要新的分配制度 | 第7-8页 |
二、 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实施过程 | 第8-18页 |
(一) 1958年8月至年底,分配制度的广泛推行 | 第8-11页 |
(二) 1958年底至1959年8月,分西制度的首次调整 | 第11-14页 |
(三) 1959年8月至1961年3月,分配制度的强行坚持与再次调整 | 第14-16页 |
(四) 1961年3月至6月,分配制度的终结 | 第16-18页 |
三、 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成因 | 第18-27页 |
(一) 脱离我国实际,急于求成,企图早日向共产主义过渡 | 第18-20页 |
(二) 对社会主义必须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认识不足 | 第20-22页 |
(三) 对当时经济形势估计上的盲目乐观 | 第22-23页 |
(四) 小生产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23-25页 |
(五) 国际环境的推波助澜 | 第25-27页 |
四、 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27-29页 |
结束语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