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8-13页 |
| ·相关文献梳理 | 第13-17页 |
| ·与《中国青年报》有关的研究 | 第13-15页 |
| ·与抗美援朝有关的研究 | 第15-17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抗美援朝运动 | 第17-19页 |
| ·文章框架和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抗美援朝初期对中国出兵必要性的宣传及此时的《中国青年报》 | 第20-35页 |
| ·对反对美国侵略及抗美援朝必要性的宣传 | 第20-29页 |
| ·将战争引入民众视线 | 第21-23页 |
| ·营造强烈宣传氛围 | 第23-26页 |
| ·论证加入战争的必要,为获得支持奠定基础 | 第26-29页 |
| ·《中国青年报》及其对抗美援朝的宣传 | 第29-33页 |
| ·《中国青年报》创办之初的舆论环境 | 第29-30页 |
| ·《中国青年报》对抗美援朝报道的宣传报道情况 | 第30-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对志愿军英雄形象的报道 | 第35-46页 |
| ·前线:志愿军的英雄事迹与朝鲜人民对其的热爱 | 第35-43页 |
| ·志愿军事迹的典型报道 | 第35-41页 |
|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热爱 | 第41-43页 |
| ·后方:国内民众捐献支持 | 第43-45页 |
| ·捐献武器弹药 | 第43-44页 |
| ·订立爱国公约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对战事进程的报道 | 第46-56页 |
| ·对战况报道内容进行选择报道 | 第46-49页 |
| ·选择报道的内容 | 第46-48页 |
| ·正面处理负面消息 | 第48-49页 |
| ·从侧面塑造战场形势 | 第49-54页 |
| ·突出局部胜利 | 第50-51页 |
| ·表现敌人士气低落 | 第51-52页 |
| ·增添与战争相关内容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对人民普遍支持的报道 | 第56-61页 |
| ·读者来信 | 第56-59页 |
| ·版面上的集中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中国青年报》对抗美援朝宣传报道的启示 | 第61-67页 |
| ·宣传报道获得了成功 | 第61-63页 |
| ·通过宣传调动了青年人的力量支持抗美援朝 | 第61-62页 |
| ·通过宣传构建了青年人对新政权的认同 | 第62页 |
| ·通过宣传培养了青年人对参政议政的热情 | 第62-63页 |
| ·客观评价宣传报道的不足之处 | 第63-65页 |
| ·长期反美宣传造成的影响 | 第63-64页 |
| ·具体宣传报道的不足 | 第64-65页 |
| ·抗美援朝宣传报道的主要目的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