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论文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济宁礼飨为例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内涵和特征的研究第13页
        1.2.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主体的研究第13-14页
        1.2.3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机制的研究第14页
        1.2.4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困境的研究第14-15页
        1.2.5 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第15-16页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6-19页
        1.3.1 相关概念第16-17页
        1.3.2 理论基础第17-19页
    1.4 研究方法第19页
    1.5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6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第20-22页
        1.6.1 研究创新第20-21页
        1.6.2 研究不足第21-22页
第2章 “济宁礼飨”品牌建设基本情况第22-33页
    2.1 济宁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概况第22-24页
        2.1.1 济宁市农业产业发展概况第22-23页
        2.1.2 济宁市品牌农业发展概况第23-24页
    2.2 “济宁礼飨”品牌培育和运营现状第24-33页
        2.2.1 “济宁礼飨”品牌培育路径第24页
        2.2.2 “济宁礼飨”品牌运营模式第24-25页
        2.2.3 “济宁礼飨”品牌建设成效第25-33页
第3章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第33-37页
    3.1 政府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中的作用第33-35页
        3.1.1 政策引导第33-34页
        3.1.2 产业扶持第34页
        3.1.3 公共服务第34-35页
    3.2 政府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中的作用第35-37页
        3.2.1 质量监管第35页
        3.2.2 市场指导第35-36页
        3.2.3 营销推介第36-37页
第4章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第37-44页
    4.1 政府在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7-39页
        4.1.1 品牌培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第37-38页
        4.1.2 对于品牌市场没有明确定位第38-39页
        4.1.3 对于商标使用未做有效规范第39页
    4.2 政府在运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9-44页
        4.2.1 政府运营职责未履行到位第39-41页
        4.2.2 品牌监督管理的压力巨大第41-42页
        4.2.3 公用品牌的保护力度不够第42-43页
        4.2.4 品牌管理理念和模式陈旧第43-44页
第5章 优化政府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作用的对策第44-49页
    5.1优化政府在公用品牌培育中作用的对策第44-45页
        5.1.1 明确政府角色,理顺品牌管理体制机制第44页
        5.1.2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策引导品牌发展第44页
        5.1.3 强化制度约束,完善品牌商标保护手段第44-45页
    5.2 优化政府在公用品牌运营中作用的对策第45-49页
        5.2.1 转变管理思路,充分发挥市场优势第45-46页
        5.2.2 加大执法力度,夯实品牌质量监管第46页
        5.2.3 提升服务能力,壮大品牌生产主体第46-47页
        5.2.4 借鉴多方经验,突破传统运营模式第47-49页
第6章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一、著作类第50页
    二、法律报告类第50页
    三、论文类第50-52页
    四、报纸类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1945.8-1950.2)
下一篇:明清浙江赋役里甲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