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5页 |
第二章 《诗集传》的撰著、流传及苏辙其他《诗》学著述考 | 第15-28页 |
第一节 《诗集传》的撰著过程 | 第15-17页 |
第二节 《诗集传》的版刻流传 | 第17-21页 |
一、 宋刻本系统 | 第18-19页 |
二、 明刻本系统 | 第19-21页 |
第三节 苏辙其他《诗》学著述考 | 第21-28页 |
一、 《诗论》 | 第21-23页 |
二、 《〈既醉〉备五福论》 | 第23-24页 |
三、 《诗病五事》 | 第24-25页 |
四、 《诗说》 | 第25-28页 |
第三章 《诗集传》的经学成就 | 第28-94页 |
第一节 《诗序》观 | 第28-44页 |
一、 《诗序》的称谓及大、小序分界 | 第29-33页 |
二、 辨析《诗序》作者 | 第33-37页 |
三、 批驳《诗序》谬误 | 第37-44页 |
第二节 二南的分别 | 第44-49页 |
第三节 风雅正变说 | 第49-55页 |
第四节 大小雅的划分 | 第55-58页 |
第五节 《商颂》辨析 | 第58-62页 |
第六节 风雅颂的区别 | 第62-65页 |
第七节 诗篇命名 | 第65-72页 |
一、 对《郑风.大叔于田》名篇的分析 | 第66-68页 |
二、 对《小雅》四首诗名篇的分析 | 第68-70页 |
三、 对《荡》名篇的分析 | 第70-71页 |
四、 对《召旻》名篇的分析 | 第71-72页 |
第八节 《国风》解题 | 第72-81页 |
一、 邶、鄘、卫辨 | 第73-75页 |
二、 《魏风》辨 | 第75-77页 |
三、 《唐风》辨 | 第77-78页 |
四、 《豳风》辨 | 第78-81页 |
第九节 《国风》、诗篇的排序及篇什、章句的划分 | 第81-94页 |
一、 《国风》排序说 | 第81-84页 |
二、 诗篇次第考 | 第84-86页 |
三、 《小雅》分什说 | 第86-88页 |
四、 诗篇章句的划分 | 第88-94页 |
第四章 《诗集传》的指导思想 | 第94-100页 |
第五章 《诗集传》的思想特色 | 第100-124页 |
第一节 伦理、道德思想 | 第100-106页 |
一、 人伦关系 | 第101-104页 |
二、 道德修养 | 第104-106页 |
第二节 天命哲学思想 | 第106-111页 |
一、 无父感生说 | 第106-109页 |
二、 天人宇宙观 | 第109-111页 |
第三节 政治思想 | 第111-124页 |
一、 君道思想 | 第111-114页 |
二、 君、臣、民关系论 | 第114-118页 |
三、 治国之道 | 第118-12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124-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