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 第1-11页 |
上編 《樂府詩集》的編纂背景 | 第11-109页 |
第一章 郭茂倩及其《樂府詩集》 | 第12-35页 |
第一節 郭茂倩的生平家世及《樂府詩集》的編纂 | 第13-23页 |
第二節 《樂府詩集》在南宋的流傳 | 第23-35页 |
第二章 《樂府詩集》編纂的文獻背景 | 第35-60页 |
第一節 《樂府詩集》引書分析 | 第35-42页 |
第二節 從目錄書看《樂府詩集》編纂的文獻背景 | 第42-49页 |
一、 北宋目錄書所見文獻概況 | 第43-46页 |
二、 北宋目錄書所著錄的音樂典籍 | 第46-49页 |
第三節 從刊刻及收藏看《樂府詩集》編纂的文獻背景 | 第49-60页 |
一、 北宋的書籍刊刻 | 第50-53页 |
二、 北宋的書籍收藏 | 第53-57页 |
三、 關於郭茂倩對文獻利用情況的幾點推測 | 第57-60页 |
第三章 《樂府詩集》編纂的音樂理論背景 | 第60-109页 |
第一節 宋代音樂觀及其對郭茂倩的影響 | 第60-68页 |
一、 傳統的禮樂觀 | 第60-64页 |
二、 目錄書中反映的宋代音樂觀 | 第64-67页 |
三、 宋代音樂觀對郭茂倩的影響 | 第67-68页 |
第二節 宋人對樂府詩所作的總結 | 第68-109页 |
一、 宋人的樂府觀 | 第68-72页 |
二、 劉次莊《樂府集 樂府集序解》與郭茂倩《樂府詩集》 | 第72-87页 |
三、 鄭樵《通志 樂略》與郭茂倩《樂府詩集》 | 第87-108页 |
四、 小結 | 第108-109页 |
下編 《樂府詩集》的資料來源 | 第109-172页 |
第一章 從宋本《樂府詩集》小注看《樂府詩集》的編纂 | 第109-126页 |
第一節 宋本《樂府詩集》小注的概況及其性質 | 第109-116页 |
一、 宋本《樂府詩集》小注的概況 | 第109-112页 |
二、 關於宋本《樂府詩集》小注的性質 | 第112-116页 |
第二節 《樂府詩集》編纂過程中對別集的利用 | 第116-126页 |
一、 從《樂府詩集》同人同題作品的順序看其對別集的利用 | 第117-124页 |
二、 從《樂府詩集》解題看其對別集的利用 | 第124-126页 |
第二章 《文選》與《樂府詩集》的編纂 | 第126-137页 |
第一節 郭茂倩對《文選》李善注及五臣注的參考 | 第126-132页 |
第二節 《樂府詩集》所引《歌錄》與《文選》李善注的關係 | 第132-137页 |
第三章 《古今樂錄》與《樂府詩集》 | 第137-172页 |
第一節 《古今樂錄》的資料來源 | 第138-157页 |
一、 荀勖《荀氏錄》 | 第139-143页 |
二、 張永《元嘉正聲技錄》 | 第143-148页 |
三、 王僧虔《大明三年宴樂技錄》 | 第148-154页 |
四、 《古今樂錄》對《宋書 樂志》的參考 | 第154-156页 |
五、 《古今樂錄》與梁、陳宮廷音樂 | 第156-157页 |
第二節 《古今樂錄》的內容及其分類 | 第157-161页 |
一、 《古今樂錄》的內容 | 第157-159页 |
二、 《古今樂錄》的分類 | 第159-161页 |
第三節 關於《古今樂錄》一批新資料的性質辨析 | 第161-170页 |
第四節 小結 | 第170-172页 |
結論 | 第172-176页 |
主要參考書目 | 第176-182页 |
後記 | 第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