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 第1-6页 |
第一节 元末吴中文人群落之形成 | 第6-13页 |
一、 元末明初吴中文人之界定 | 第6-7页 |
二、 “吴中派”名义之辩析 | 第7-9页 |
三、 元末吴中文人形成的条件 | 第9-13页 |
第二节 元末吴中文人的文学活动 | 第13-34页 |
一、 早期吴中文学活动之序曲 | 第13-15页 |
二、 元末吴中人物的文学活动 | 第15-28页 |
三、 元末吴中文学的创作风貌 | 第28-34页 |
第三节 元末杨维祯集团的文学活动 | 第34-43页 |
一、 杨维祯文人集团概况 | 第34-35页 |
二、 杨维祯的文学思想活动 | 第35-39页 |
三、 “铁崖派”、“铁崖体”辨义 | 第39-43页 |
第四节 入明吴中文人的文学活动 | 第43-55页 |
一、 吴中文人来附的复杂心态 | 第43-47页 |
二、 明初吴中文人的侍御活动 | 第47-51页 |
三、 入明之后吴中文学渐近式微 | 第51-55页 |
第五节 元末明初吴中文风之消长 | 第55-69页 |
一、 吴中文风之基本特质 | 第56-58页 |
二、 吴中文风特质之表征 | 第58-67页 |
三、 吴中文风消长之历程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主要参考及征引书目 | 第70-4页 |
附录: 《元末明初吴中文人年表》(约十万字,略) | 第4-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