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的方法论
中西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乌托邦形态比较研究
夏目漱石《门》与鲁迅《伤逝》中的近代性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以《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的文本分析为例
无望等待中守候到希望--《等待戈多》与《车站》的比较研究
探索童话的游戏精神—彼得·潘与孙悟空顽童形象比较研究
旅行者和中川的复仇心理研究--以汪曾祺的《复仇》和菊池宽的《超越恩仇》为中心
《爱卿传》和《夜归荒宅》的对比研究
梁贵子与池莉婚姻爱情小说比较
《西游记》与《浮士德》中的个性解放思想比较研究
中日古典戏剧中杨贵妃形象的比较研究--以元杂剧《梧桐雨》和能乐《杨贵妃》为个案
刘若愚和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视阈之比较
灵魂的拯救—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铁凝小说比较分析
新时期中韩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
20世纪初韩·中留日作家作品比较研究--以金东仁小说和郁达夫小说为中心
韩国民众文学与中国底层文学比较研究--以李文求,黄皙暎,赵世熙,李锐,刘庆邦,曹征路小说为中心
中韩小说现代化转型比较研究--以1902-1919年为中心
自然主义批评视域下的托尔斯泰与德莱赛—《复活》与《嘉莉妹妹》的比较研究
鲁迅与夏目漱石
清末中国和幕末明治日本海外汉诗中的法国形象
存在主义视域下《夜色温柔》和《永远有多远》的对比研究
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汉代经学诠释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生存论意义
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以民间叙事文学为例
上一页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