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事
--
军事史(战史、建军史)
--
近代军事史(1840~1949年)
中共安塞地方军事武装研究(1930-1949)
段祺瑞与清末北洋新军炮兵制度研究(1895-1900)
彭玉麟与晚清水师
袁世凯与晚清海防、海军研究
1900年沙俄侵占东北时期中俄军队武器研究
太平天国水师浅析
长江水师巡防制度研究
清末陆军第三中学堂研究
甲午战后中国海军重建研究(1895-1911)
新建陆军与自强军时期德国教官研究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战败原因的再探讨
中国近代军服研究
多隆阿与湘军战局
火器与清朝内陆亚洲边疆之形成
论洋务运动时期淮军的改进和建设
清代东北驻防八旗的形成及演变
刘长佑督直期间的军事作为述论
清代西安驻防八旗研究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
清末新军后勤体制研究(1895-1911)
荣禄军事活动述论
晚清陆军部研究
清郑澎湖海战研究
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决策过程研究(1894-1895)
试析清末陆军部改革的成效及不足
变迁与重建--中国近代国防教育初探
天津满洲水师营都统表的编纂及相关研究
1840—1860年的北洋海防军事布局研究
清军火器、军制与战争--以旗营与淮勇为中心
国家安全与国防经济发展--近代中国国防经济发展历史反思与战略思考
晚清海防思想的变迁
工具主义科技价值观与晚清军事技术近代化
中西近代军事革命差异表现及成因分析
清末军制改革研究(1901—1911)
1866-1907年福州船政局与中国海军近代化
北洋新军武器装备建设历史考察(1895-1911)
晚清兵制变革思想及实践--从“民兵”到“征兵”
试论晚清军事现代化--以向德国学习为案例
传统与现代之间—清同治年间海防思想研究(1861-1879)
海国时代的来临--中国近代海防的开端
论晚清帝国视野下海防思想的衍变--以咸丰朝为中心
清代湘西地区政治军事制度的变迁
军事技术引进背景下的新军建设研究
“效未善”,“祸已滋”--《申报》对晚清海军建设中置船、管带和后勤问题的认识
火器引进与淮军军事改革
论中法战争期间参战中国陆军的革新
论张之洞对湖北旧军的整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