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佑督直期间的军事作为述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刘长佑督直的契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近畿骚动,教军复叛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声威素著,久简宸衷”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清廷期于湘系大员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刘长佑督直期间的战事活动 | 第14-35页 |
第一节 镇压张锡珠、宋景诗农民起义 | 第14-20页 |
一、 匆忙接篆,“略为备将” | 第14页 |
二、 鸟瞰全局,羁縻余众 | 第14-16页 |
三、 督办三省交界事宜 | 第16-20页 |
第二节 严防捻军北上 | 第20-25页 |
一、 督军威县,布置防堵 | 第20-21页 |
二、 亲赴大名,相机督办 | 第21-23页 |
三、 兴黄河水师 | 第23-24页 |
四、 层层布置,巡阅河防 | 第24-25页 |
第三节 防堵热河骑马军 | 第25-30页 |
一、 鞭长莫及,防察难周 | 第25-27页 |
二、 “防剿兼施”,“出省”巡防 | 第27-28页 |
三、 热河起事,筹划镇压 | 第28-30页 |
第四节 应对盐民军起义 | 第30-35页 |
一、 先办“土匪”,缓办河防 | 第30-32页 |
二、 革职留任,“感惭备切” | 第32-33页 |
三、 屡受苛责,终被免职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首倡练军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内轻外重”之势的出现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以勇营改造绿营 | 第36-40页 |
一、 草拟方案 | 第36-37页 |
二、 通盘筹划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功在首创,成效不佳 | 第40-43页 |
一、 清廷之多方掣肘 | 第41页 |
二、 其余因素的牵绊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