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史
唐代谏官制度研究
宋代常平仓研究
汉代官僚制度的伦理意蕴
公私视域下的明末政治思想研究
浅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现象--以中国古代朋党政治为视角
浅析导致辛亥武昌首义爆发的日本因素
两晋蠲免政策研究
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1919-1931)
1945-1949年浙江警政研究
“盗贼”与明正德时期的畿南社会--以刘六、刘七等人在畿南的活动为例
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
清末宪政改革论析
从“辛亥元老”到“慈善先驱”--朱庆澜慈善事业研究
作弊与防弊博弈中科举考试功能的异化
《夷坚志》与宋代科举社会
集体讨论与朝廷集中—道光朝禁烟决策过程和决策机制研究
西汉前期“重农抑商”思想、政策及实践研究--以贾谊为中心的考察
清代木兰秋狝研究--兼论清前期对蒙古政策
明代俵马制度研究
先秦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法哲学思想探究
上海法租界的警察1910年-1937年
明代“矫诏”研究--以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史》为中心
唐代仆固部历史考论
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民离村问题研究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现代启示
晚清华侨与国家安全战略
宗藩制度背后的儒家文化因素
南京国民政府社团政策与民众运动控制(1927-1937)
南京政府国民大会制度的运行与演变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的公务员铨叙制度研究
立宪与革命两派的国民程度论及其政体选择
元代肃政廉访司研究--以黑水城出土文献为中心
民国河口地方法院研究
近代东北地区警察制度研究
蒋经国“赣南新政”时期法制建设研究
论民国监察权的嬗变
孙中山科学思想研究--兼论孙中山的科学思想与社会革命思想的关系
孙中山的土地思想研究
宋教仁政治思想与民初政治现代化研究--基于政治文化视角解读
宋代县主薄研究
宋初反贪机制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南乡村治安及防控体系研究(1927~1937)
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中的民主政治
清前中期福建乡村基层组织及其社会管理--以闽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孙吴监察制度研究
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参政研究--基于精英主义民主理论
唐代鸿胪寺研究
孙中山宣传思想初探
借款、政局与民众运动--以1912年国民捐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吧达维亚华侨社会经济信任关系研究--《公案簿》1-8辑经济案件分析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