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谏官制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一、前言:唐代谏官制度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第6-12页 |
| (一) 选题依据及价值 | 第6-7页 |
| (二) 学术史回顾及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 二、与唐代谏官制度有关的几个名词 | 第12-38页 |
| (一) 谏院与谏垣 | 第12-24页 |
| 1、谏院与谏垣释义 | 第12-17页 |
| 2、唐代诗文中的谏院与谏垣 | 第17-24页 |
| (二) “谏纸”、“谏书”、“谏囊”和“谏草” | 第24-38页 |
| 1、谏纸 | 第24-28页 |
| 2、谏书 | 第28-32页 |
| 3、谏囊 | 第32-34页 |
| 4、谏草 | 第34-38页 |
| 三、唐代给事中的谏官职能 | 第38-56页 |
| (一) 唐代给事中的进谏职能 | 第38-40页 |
| (二) 唐代给事中行使谏职之实例 | 第40-47页 |
| (三) 唐代给事中谏官职能的历史沿革 | 第47-52页 |
| (四) 从升迁途径看给事中作为谏官之重要性 | 第52-56页 |
| 四、唐代东宫谏官 | 第56-70页 |
| (一) 唐代东宫谏官之构成 | 第56-61页 |
| (二) 唐代东宫谏官体系之形成 | 第61-66页 |
| (三) 东宫谏官与唐代前期的皇权争斗 | 第66-70页 |
| 五、结论 | 第70-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 致谢 | 第80-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札记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