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社会生活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社会转型:“革命新城”杭州 | 第16-71页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后杭州的政治生态 | 第16-24页 |
一、浙江军政府的建立和进步举措 | 第16-18页 |
二、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三次来杭 | 第18-19页 |
三、民间社团的兴起及其影响 | 第19-24页 |
四、新文化运动在杭州 | 第24页 |
第二节 民国初年杭州的城市经济 | 第24-71页 |
一、工业的传承与更新 | 第24-42页 |
二、商业的繁荣 | 第42-51页 |
三、农副业的发展 | 第51-55页 |
四、市政建设的发展 | 第55-71页 |
第二章 衣食住行的日常消费 | 第71-87页 |
第一节 人口结构的变迁 | 第71-75页 |
一、人口数量与分布 | 第71-73页 |
二、人口结构 | 第73-75页 |
第二节 衣冠服饰 | 第75-77页 |
一、剪辫风潮 | 第75-76页 |
二、西服、中山装与旗袍 | 第76-77页 |
第三节 饮食风尚 | 第77-79页 |
一、主食 | 第77页 |
二、副食 | 第77-78页 |
三、酒类 | 第78页 |
四、茶类 | 第78-79页 |
第四节 住与行 | 第79-87页 |
一、住居 | 第79-81页 |
二、行 | 第81-82页 |
三、交通工具的革新 | 第82-87页 |
第三章 多元情趣的城市休闲 | 第87-133页 |
第一节 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 | 第87-88页 |
第二节 城市园林休闲 | 第88-89页 |
第三节 酒肆茶楼中的雅韵俗趣 | 第89-99页 |
一、独特的杭州茶文化 | 第89-90页 |
二、别具风韵的杭州茶馆 | 第90-97页 |
三、繁荣的杭州茶贸易 | 第97-98页 |
四、酒肆 | 第98-99页 |
第四节 休闲城市和休闲产业的兴起 | 第99-133页 |
一、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 | 第100-103页 |
二、旅游的开发与兴盛 | 第103-114页 |
三、体育与博戏 | 第114-127页 |
四、休闲产业的发展 | 第127-133页 |
第四章 通俗文艺与现代娱乐 | 第133-168页 |
第一节 通俗小说与民间歌谣 | 第133-137页 |
一、雅俗共赏的通俗小说 | 第133-136页 |
二、颂扬真情的民间歌谣 | 第136-137页 |
第二节 戏曲歌舞与市民生活 | 第137-156页 |
一、戏剧与曲艺的革新与发展 | 第138-150页 |
二、歌舞业的兴盛 | 第150-156页 |
第三节 民国杭州电影娱乐 | 第156-168页 |
一、电影业发展 | 第156-161页 |
二、繁荣的娱乐场 | 第161-166页 |
三、群众文化机构的出现 | 第166-168页 |
第五章 风俗仪礼与民间信仰 | 第168-208页 |
第一节 生育寿诞与婚丧仪俗 | 第168-175页 |
一、生育与寿诞 | 第168-170页 |
二、婚礼与婚俗 | 第170-173页 |
三、治丧礼仪 | 第173-175页 |
第二节 节日风俗的演进与更易 | 第175-179页 |
一、民国杭州传统节日风俗 | 第175-178页 |
二、民国杭州节日风俗的更易及原因分析 | 第178-179页 |
第三节 社交礼节 | 第179-181页 |
一、称谓的嬗变 | 第179-180页 |
二、日常礼仪 | 第180-181页 |
三、亲戚礼仪 | 第181页 |
第四节 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变动 | 第181-204页 |
一、宗教信仰 | 第181-197页 |
二、香市与庙会 | 第197-201页 |
三、民间占卜 | 第201-202页 |
四、民间宗教信仰之影响 | 第202-204页 |
第五节 社会失范与社会病态 | 第204-208页 |
一、污浊泛滥的社会陋习 | 第205页 |
二、愈演愈甚的奢靡之风 | 第205-208页 |
结语 | 第208-215页 |
一、双重变奏:民国杭州社会生活变迁之特征 | 第208-211页 |
二、冲撞与竞生:民国杭州社会生活变迁之动因 | 第211-213页 |
三、解构与重构:民国杭州社会生活变迁之效应 | 第213-215页 |
参考文献 | 第215-224页 |
后记 | 第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