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试论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湖北省的民众动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国家统一思想研究
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社经济政策比较研究
论廖仲恺政治思想的演变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看当前中国农村教育改革
试论1931-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弹劾制度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述论
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济政策”--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研究
红六军团西征时期纠“左”及其意义述论
王光祈的社会改造思想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述评
第三方面力量与西安事变
韶山农民运动和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的形成
试论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中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新民主主义理论中的实践智慧
张治中主湘与国共合作在湖南的发展
论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工作
论朱执信的中西文化观
《申报月刊》关于中国现代化模式的讨论--以1933年为中心的个案分析
1927—1937年国共土地政策比较
近代日本对鞍山钢铁资源的掠夺(1909—1945)
20世纪上半期日本对中国东北森林资源的调查与掠夺
刘纪文与民国时期南京市政建设及管理(1927-1930)
陶孟和思想述评
论解放战争时期“北满”私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政治动员分析(1927—1937)
1945年中国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的战略构想--以实现对社会资源控制为视角的分析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对抗战影响探究(1931—1945)
新月派眼中的“中国问题”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领事馆警察机构研究--以对延边地区朝鲜民族的统治为中心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的禁烟运动
日苏张鼓峰事件
朝鲜三一运动与中国五四运动之比较--以两次运动的影响为中心
驻朝日军与“九·一八”事变
东北朝鲜族人民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
抗战时期大后方国民政府“党化教育”述评--以国立师范学校为中心
日伪统制下的沪宁地区城市经济分析(1937—1945)
民国时期江南农民收支状况研究(1920—1937)
抗战时期蚌埠伪安徽省政权研究(1938-1945)
抗战初期上海文化人动向研究
南京审判研究--以南京大屠杀案为论述中心
美国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见证、传播与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对外新闻宣传活动研究
盐阜区新四军文艺活动研究
“妇指会”与中国抗战
上海商品检验局研究(1929-1937)
南浔会战述评
国民革命与中国的政治发展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政策研究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