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一、导论 | 第8-2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13页 |
1、选题的意义 | 第8-11页 |
2、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3、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二) 地方自治的概述及类型 | 第13-18页 |
1、地方自治的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地方自治的类型划分 | 第15-17页 |
3、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的现实选择 | 第17-18页 |
(三)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二、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政策的思想来源 | 第22-30页 |
(一) 地方自治层级之争 | 第22-26页 |
1、一级自治 | 第22-23页 |
2、二级自治 | 第23-24页 |
3、三级自治 | 第24-26页 |
(二)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 | 第26-30页 |
1、地方自治是实现民权的途径 | 第26-27页 |
2、地方自治是建国之基 | 第27-28页 |
3、地方自治的具体实施问题 | 第28-30页 |
三、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政策 | 第30-45页 |
(一) 地方自治政策的出台及演进 | 第30-33页 |
(二) 地方自治政策的制度设计 | 第33-39页 |
1、县自治的制度设计 | 第34-36页 |
2、区乡地方自治的制度设计 | 第36-38页 |
3、地方自治制度设计的特点 | 第38-39页 |
(三) 地方自治政策的具体落实 | 第39-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