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民国时期广东侨资垦殖问题研究(1939-1949)
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在广西的传播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新闻政策
二战后广东与南洋贸易研究(1946-1949)
浅论南京国民政府之救济理念及实践
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障事业研究(1927-1937)
1937年的贵州旱灾与救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对敌军思想政治工作述论
抗战时期的贵州慈善事业探析
熊自难留法勤工俭学研究
石井四郎与华北细菌战
试论中国共产党在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执政实践和经验
从河北高等法院毒品案件看日本在河北的毒化政策
日本对长芦盐的掠夺与食盐统制配给研究
蒋介石国民性思想研究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优抚制度研究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中华民族心理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嬗变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述论
论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
1931-1945年日本在东北的奴化教育浅析
论皖南事变与国民参政会内政治格局的变化
“牺盟会”与阎锡山对抗战的贡献
伪满洲国协和会述略
江浙战争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人道救援
红十字会在江苏的抗战救护研究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苏州地区的经济接收述评
影像生产与集体记忆--以南京大屠杀影片为中心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的调查与研究
戴笠与忠义救国军
解放前中央大学的学生运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主视角考察
1949年前国民党军队学习外军的历程与改革
战时蒋介石对美外交思想研究(1937-1945)
传统社会结构作用下的苏区革命研究--以1927-1934年江西苏区为中心
张学良国家统一思想研究
宋庆龄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研究
论抗日根据地的人权保障
论中央苏区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民国时期(1931-1935年)江西灾荒救济研究
1927~1937中国童子军教育研究
留学生与南京政府兵工事业发展研究
试论赫尔利使华期间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的演变
五四运动:浪漫主义的中国之旅
1923~1928年国民党对英政策的变化
戴季陶的日本观
华北人民政府研究
“山西村治”:国家行政与乡村自治的整合(1917-1928)
20世纪40年代原子弹爆炸在中国产生的震荡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