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世界史
--
通史
--
研究、考订、评论
17世纪的苏格兰雇佣兵--以亚历山大·莱斯利为例
砂拉越闽籍华人社会结构的变迁(1900-1977)
16-18世纪欧亚内陆毛皮之路研究
中东国家高等教育演进历程及发展模式研究
中澳贸易中长周期研究
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
埃及和苏丹的尼罗河水问题
西方人对钓鱼岛认知的演变
乔治·安森的广州之行--解读十八世纪英国人对中国的认知
近代以来周边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干预研究--以干预理论为视角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的银丝贸易(1585-1815)
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牛羊管理官员杜旮的档案重建(阿马尔辛8年1月至伊比辛2年12月25日)
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牛牲书吏乌尔舒旮兰马的档案重建
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牧人长舒埃腊的档案重建(阿马尔辛1年6月至舒辛6年6月)--附:核查书吏舒埃腊的档案重建(舒辛3年6月27日至舒辛9年12月)
东盟认同过程研究
王树枏著西洋史五种研究
久米村毛氏家族与清代琉球对外交往研究
从琉球官话课本看近世琉球王国的对外关系
琉球归属问题的历史缘起与演变
琉球吴江梁氏宗族初探
认同与遗忘:解放碑的集体记忆与符号变迁
中国儒学在琉球的传播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联合运动失败的原因探究
论殖民时期所罗门群岛的种植园经济
马铃薯的“慷慨”与“诅咒”--环境史学视角下的爱尔兰大饥荒研究
1830-1947年南亚区际贸易网上的信德商人
乌尔第三王朝舒辛王和伊比辛王的贡牲中心总管尹塔埃亚的档案重建
乌尔第三王朝阿马尔辛王的贡牲中心总管助手尹塔埃阿的档案重建(阿马尔辛王2年3月30日至阿马尔辛王9年6月8日 )
达赖集团策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研究(1959-2012)
日本“国境”问题下的琉球侵吞和蝦夷地拓张—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期
14-19世纪中英耕地面积数据梳理分析
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育肥师乌尔美斯的档案重建(阿马尔辛2年3月至伊比辛1年12月)
冷战后马六甲海峡海上安全的国际介入研究
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总督主祭期(bala)用牲官员卡牟(吉尔苏)、贝里阿朱和卢萨旮的档案重建
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牛驴管理书吏卢旮勒美兰和牛吏卢旮勒海旮勒的档案重建
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舒勒吉48年至阿马尔辛8年育肥师乌尔伊格阿林、舒辛3-4年牛羊吏乌尔南那和舒勒吉45至阿马尔辛8年武器管吏达亚努米沙尔的档案重建
国际妇女选举权同盟研究(1904-1926)
赛义德“东方主义”理论评析
12-19世纪中英粮食价格比较研究
绝对精神与世界历史--从《历史哲学》出发
亚述名年官表人名分析
古波斯密特拉神东渐考
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
卢梭与鲁迅的启蒙功用之比较
文明冲突表象下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对十字军东征及当代美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冲突的比较研究
国家恐怖主义定义考辨及其历史变迁
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竞争
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思想渊源及其历史嬗变
泰戈尔的文明观及其在东西方的反响
杰里·本特利对全球史探索的理论与实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