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世界史论文--通史论文--研究、考订、评论论文--东方学论文

赛义德“东方主义”理论评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东方主义”理论的产生第8-13页
 (一) “东方主义”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第8-10页
  1、全球化的到来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刺激第8-9页
  2、赛义德个人经历第9-10页
 (二) “东方主义”产生的理论背景第10-12页
  1、对法侬思想的继承第10-11页
  2、对福柯、葛兰西的借鉴第11-12页
 (三) “东方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第12-13页
  1、后殖民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异同第12-13页
  2、“东方主义”之于后殖民主义第13页
二、关于“东方主义”的界定与演变第13-19页
 (一) “东方”与“东方主义”的词义演变第13-15页
  1、“东方”的指向第13-14页
  2、“东方主义”的词意变迁第14-15页
 (二) 赛义德对“东方主义”的定义第15-16页
  1、赛义德对“东方主义”的基本看法第15页
  2、“东方主义”的几种界定第15-16页
 (三) 赛义德认为“东方主义”的现实演变第16-19页
  1、早期东方主义第16-17页
  2、现代东方主义第17-18页
  3、二战后东方主义第18-19页
三、“东方主义”的内在机理第19-28页
 (一) “东方主义”形成的路径与原因第19-23页
  1、现实路径:东方主义的建构与运作模式第19-21页
  2、理论实质:二元对立的分类观、本质主义文化观与欧洲中心主义第21-23页
 (二) “东方主义”权力的来源与结构第23-26页
  1、权力的来源第23-24页
  2、权力的结构第24-25页
  3、“东方主义”的表现形式第25-26页
 (三) “东方主义”之目的与抵抗第26-28页
  1、“东方主义”之目的第26-27页
  2、“东方主义”之抵抗第27-28页
四、辩证看待“东方主义”第28-36页
 (一) “东方主义”的成就第28-30页
  1、东方主义开启了后殖民主义时代第28-29页
  2、对“现代东方人参与东方化”的揭露有深刻的时代意义第29-30页
 (二) “东方主义”的困境第30-32页
  1、“东方主义”的自我矛盾第30-31页
  2、文化决定论倾向第31-32页
 (三) 被忽视的政治经济根源探讨第32-36页
  1、赛义德对马克思的误解与反驳第32-34页
  2、“东方主义”的根源探讨第34-36页
五、对“东方主义”的借鉴与反思第36-42页
 (一) 中国的“东方主义”第36-38页
  1、中国“东方”身份的特殊性第36-37页
  2、中国经历过的“东方主义”第37-38页
 (二) 应对文化霸权的两种极端表现第38-42页
  1、对狭隘民族主义的反思第38-40页
  2、中国的自我东方化分析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历史师范生“眼中好课”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老庄的忧患意识